星岛问卷调查|72%受访者不支持现重推垃圾收费 忧增经济负担及回收设施不足
发布时间:07:00 2025-09-08 HKT
政府去年宣布暂缓实施垃圾收费后,表示会从多方面扩大回收配套和加强公众宣传教育,亦会持续推进减废回收。政府今年稍后会交代垃圾收费的未来路向,星岛新闻集团为了解市民对有关议题的看法,进行「市民对垃圾收费取向及减废回收习惯」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72%受访市民表示,政府现阶段不适合推行垃圾收费,主要认为会增加经济负担。调查亦显示,逾8成受访者同意现时市民对减废回收的意识及参与度正逐渐提高,并积极减少制造垃圾和参与减废回收。
相关新闻:清洁公司观察居民 渐养成减废回收习惯 前线忧重推垃圾收费令工作量大增
相关新闻:餐饮业支持政府暂缓落实垃圾收费 酒家努力打拼中:难应付额外成本开支
星岛「市民对垃圾收费取向及减废回收习惯」问卷调查
今次调查于今年8月22日至8月28日以网上问卷形式进行,总参与人数为8,312人。结果显示,有72%受访者认为政府现阶段不适合推行垃圾收费,最主要原因是增加市民经济负担、其次是回收设施不足和经济环境时机不合适,当中亦有12%受访市民认为政府不应该用惩罚方式推动减废回收。只有21%受访市民认为现阶段适合推行垃圾收费。
政府强调近年著力扩大回收配套和加强减废回收的公众宣传教育。根据环保署數字显示,堆填区垃圾弃置量由2021年高峰的每日11,358公吨,下降至2024年的每日10,510公吨,减少共7.5%;同期的人均弃置量亦从每日的1.53公斤,下降至1.4公斤,减少共8.5%;回收率亦由2020年28%,升至2023年33%。
政府续加强教育 回收率显著上升
调查亦发现,有逾8成受访者表示「非常同意」和「同意」现时市民的减废回收意识和参与度正逐步提高,亦有逾7成受访者同意市民和食肆普遍认识「惜食」文化,会尽量减少浪费食物;市民使用回收设施,如「绿在区区」及厨余回收桶较以往方便、以及大部分商场和店舖已采取减废回收措施,包括设置回收桶和减少派发胶袋等。
另外,有95%受访市民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和间中减少制造垃圾,例如避免吃剩食物、外卖「走餐具」、使用环保袋代替胶袋、物尽其用和旧物捐赠等。同时有86%受访市民经常和间中在现时日常生活中将垃圾分类回收。
至于未来推动减废回收的方向,最多受访市民建议政府设立更便利的回收设施及多用鼓励方式推动减废回收。
刘国勋倡增配套及延长服务时间
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主席刘国勋指出,政府去年原拟推行垃圾收费,对整个社会和市民影响广泛。他称,若政府现阶段再推行垃圾收费,必须要考虑目前经济环境、业界营运困难和市民生活负担,认为目前的确不是一个合适时间去推行有关计划。

在源头减废方面,刘国勋认为,对过度包装的商品,政府可作宣传教育和考虑规管,又建议,政府可增加回收配套和延长回收点的服务时间,方便在职市民,提高市民在回收方面的参与度。刘认为,现时本港减废和惜食文化已存在,加上垃圾弃置量下跌和回收量上升,故此毋须以收费方式推动减废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