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控方指黎智英在访谈节目中提倡外国针对中国实施科技制裁 黎否认

更新时间:12:06 2025-03-03 HKT
发布时间:12:06 2025-03-03 HKT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与《苹果日报》三间相关公司涉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案今踏入第142日审讯,黎智英第50日出庭自辩,控方第24日盘问黎智英。控方指黎在2020年提倡美国拜登政府继续针对中国实施科技制裁,黎否认。黎表示他当时同意美国与中国讨论科技合作或贸易时,可把香港及中国新疆的人权、自由、法治问题联系一起。控方问黎是否就此要求美国采取敌对行动,黎否认并指他只是关注香港的自由及人权,黎认为美国与中国进行贸易讨论时,也可以香港及中国新疆的人权、自由、法治问题作为谈判条件。

黎否认当年提倡拜登政府继续针对中国实施科技制裁

控方就《香港国安法》生效后的数个《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直播访谈节目誊本、黎智英在《苹果日报》的《成败乐一笑》专栏文章及外国访问节目内容盘问黎智英。控方指黎智英提倡外国针对中国实施科技制裁,而2020年11月20日的《Live Chat with Jimmy Lai》节目中,亦谈及以色列人权活动家纳坦夏兰斯基(Natan Sharansky) 希望美国总统将科技合作的步伐,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香港人民及黎智英等争取自由的人士之命运联系一起。黎确认他同意纳坦夏兰斯基的说法,但否认他提倡外国针对中国实施科技制裁。

控方引述2020年11月29日《成败乐一笑》专栏文章《天下围中拜登骑虎难下》,内容提到「川普(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禁止输出高科技和晶片到中国,打击其经济,即使不致垮台亦需作重大让步,改革政治融入西方文明体系。川普(特朗普)的终极目标是彻底解除中共对世界的威胁。拜登若是认同这个目标,则需雷厉风行,坚持川普(特朗普)的对华强硬政策。可是拜登却是个擅长妥协的资深政客,而其人性格善变,依循川普(特朗普)强硬路线的机会因而不高。事实上他已扬言将放弃惩罚性措施,即是取消贸易战下提升的入口税。虽是对华绥靖,看来他会继续禁止出口高科技产品和晶片到中国」。

控方问黎是否支持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实施科技制裁,黎否认并指他当时只是分析现况及有关后果。控方指黎怕拜登政府不跟随特朗普政府的强硬对华政策,黎否认并指他只是讲述拜登政策。当控方指黎当时提倡美国拜登政府继续针对中国实施科技制裁,黎亦否认。

控方指黎于《国安法》生效后3个月内7次提及「科技制裁」议题

控方展示2020年12月6日《成败乐一笑》专栏文章《道德窒息 终酿大爆炸》,内容提到「当人民的生存空间收窄了,借以生存的想像力也给耗尽,人民将起来反抗,将想像力转向抗争。源自抗争的创造力量,往往形成改朝换代的力量。习大大已走上收窄人民生活思想空间的不归路,电子资讯监控无孔不入,政府监视人民的一举一动。监视越是微细,将越益收窄人民的想像空间,令他们的窒息感越是强烈,走向爆炸。借助境外通讯科技,这股爆炸力化为言论力量,人民将利用电子资讯反制专横的政权,这才是独裁者的最大隐忧。当人民发挥电子网络功能,发表和团结意见,凝聚为反抗政权的共识,专横的强权将面临挑战,走向崩溃」。控方问黎是否提倡政权「走向崩溃」,黎否认并指他只是分析实况并提出意见。

控方另引述「美国若是全面禁制向中国输出科技和芯片,将沉重打击其科技研发,窒碍其电子监控的发展。倘若民间反对声音得到更多外国科技支援(这科技支援毋庸安置中国境内),将能超越政权的监控而自由发挥。人民资讯自由了,有了凝聚共识的工具,人民将能制衡政权」一段。黎确认他建议「民间反对声音得到更多外国科技支援,将能超越政权的监控而自由发挥」。控方再次质疑黎提倡美国继续针对中国实施科技制裁,黎坚称他没有提倡美国对中国实施科技制裁,只是纯粹推论。控方指黎在文中写道「美国若是全面禁制向中国输出科技和芯片」,正是科技禁运,黎否认并指他在此句提到「若」,即是假设性句子,述只是提及美国对中国实施科技禁运的可能性及有关后果。

控方指黎智英当年在《香港国安法》生效后,三个月内七度提及「科技制裁」的议题,黎称当时美国已对中国实施科技制裁,他只是分析实况及科技制裁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没有提倡美国继续针对中国实施科技制裁,只是在节目及文章内提及「美国若是全面禁制向中国输出科技和芯片」的可能性。

称不支持西方国家试图分割中国

法官李运腾提到,黎智英在2020年11月20日的《Live Chat with Jimmy Lai》节目中谈及科技制裁及科技禁运,黎供称自己只是在陈述事实及分析实况,而黎在2020年11月29日的《Live Chat with Jimmy Lai》节目中,则指美国应把科技禁运与香港及中国新疆的人权、自由、法治问题联系一起,又希望拜登政府跟随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科技禁运,并在与中国作贸易协定时联系香港及中国新疆的人权、自由、法治问题,变相要求中国若要与美国贸易,便需解决香港及中国新疆的人权、自由、法治问题。黎称每个国家均需处理外交问题,希望其力量能压倒对方。控方问黎是否就此要求美国采取敌对行动,黎否认并指他只是关注香港的自由及人权。黎表示他当时同意美国与中国讨论科技合作或贸易时,可把香港及中国新疆的人权、自由、法治问题联系一起。

控方指2020年11月29日《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直播访谈节目内容提及,外国官员密切关注黎智英的情况,黎称香港与西方自由世界持有相同价值观,若把西方价值观传播到中国,它绝对可以「肢解」(dismember)中国,所以中国才积极镇压香港。黎亦称外国需知道香港代表西方自由世界价值观在前线与中国「打价值观战争」,若香港战败,代表西方自由世界价值观体系战败,故世界必须关注香港情况,各国的支持能够推动香港人继续前进。

法官李运腾关注黎是否同意外国有人主张「肢解」(dismember)中国的想法,黎解释他所理解的「dismember」是指脱离成员身份,由于中国不共享西方自由世界价值观,而非国际社会一员,故无法「丧失会员资格」。法官李运腾则指「肢解」是指令中国领土支离破碎,黎则称即使中国没有与香港及西方国家共享相同价值观,中国也可以自成一体矗立,故不会瓦解成不同小部分。黎又指若内容是说分裂中国,便会使用「disintegration(解体)」一字,而非使用「dismemberment(肢解)」一字。当控方再问黎是否赞成西方国家欲「肢解」中国的想法,以及黎是否建议西方国家向中国传播西方价值观并肢解中国,黎则回答:「中国不是国际社会的成员之一」,又指他并不支持西方世界试图分割中国。

否认提倡美国以贸易协议威胁中国在人权问题让步

控方指2020年12月1日《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直播访谈节目内容提及,黎智英认为有需要让拜登政府意识到它不能姑息中国,与跟随特朗普政府的步伐,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黎亦在同日接受美国《霍士财经网》(Fox Business)主持 Maria Bartiromo 访问,黎表示他希望拜登政府将香港人权、法治、自由以及新疆人权,作为美国与中国谈判的先决条件。控方指黎提倡美国在处理与中国的贸易协议时,要威胁中国在人权问题让步才可与美国进行贸易,黎否认,坚称他只希望保障香港的自由及法治,亦希望铲除暴政(eliminate tyranny)。

控方另提到黎智英当年曾要求美国取消香港特殊贸易地位,控方引述黎智英曾于 2020年7月15日向Mark Simon 表达对美国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的想法,黎称:「我说没必要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因实施《香港国安法》后香港已完。重点不是香港,而是中国。制裁中国便可阻止中国打压香港。但我想了想,他们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是对的,若美国和中国脱钩,香港将是中国的出路。而关闭中国这出口,可迫使中国更容易顺应美国的要求」。

控方指黎曾称「香港无论如何都完蛋了」,又支持美国取消香港特殊贸易地位,黎称当时美国已经取消香港特殊贸易地位。控方提到美国每年审视香港自治地位,质疑黎支持美国继续取消香港特殊贸易地位,迫使中国更容易顺应美国的要求,黎则称他没有这么说。控方指出,黎智英并非为香港争取利益,而是为美国争取利益,黎否认。控方又指黎智英在《香港国安法》生效后没有他说的这样小心行事以免违反《香港国安法》,黎亦否认。

控方提及其盘问阶段快将完结,法官李运腾则表示: 「我非常高兴听到这个消息」。

相关新闻:
黎智英案│黎智英承认《国安法》后仍于社交媒体发文要求制裁选举主任
黎智英案│承认倡议特朗普对中国实施连串制裁 黎智英:即使《国安法》实施后制裁仍可削弱法例效力
黎智英案│控方指《苹果日报》英文版成立目的 是呼吁国际惩罚制裁中港官员 黎否认
黎智英案│法官李素兰警告黎智英「请你不要回答问题时发表己见」并强调控方的提问恰如其分
黎智英案│法官杜丽冰指斥黎智英答非所问 强调法庭不容许任何政治宣言

黎撰文指拜登若继续特朗普强硬对华政策将名留青史

控方下午再度引述2020年11月29日《成败乐一笑》专栏文章《天下围中拜登骑虎难下》,内容提到「川普(特朗普)取消香港的特殊贸易地位,取缔中共万一与美国爆发冲突的江湖救急通道,打击中共在贸易、外交以至政治上的灵活性。此外又制裁某些协助中共镇压港人的官员,要他们承受个人损失,令其他有可能参与镇压的官员多一重顾虑,对中共肆意镇压港人或多或少有个牵制作用,令为国安法蹂躏喘不过气来的港人感到有人为我们出气而寄存希望」、「美国政府的交接期尚余两个多月。川普(特朗普)锲而不舍,密锣紧鼓提升美台关系,目的是为对台政策制造既成事实,让拜登无从扭转擢升了的美台关系」。

黎智英在文中亦写道「有人说拜登比川普(特朗普)更重视人权,会更关心香港人的抗争运动。言辞上的(内)容或如此,但政客从来讲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而行动方为最实际。与中共谈判缓和贸易战,拜登倘能以香港的法治、自由和新疆的人权状况为谈判的先决条件,那就功德无量了、「中共是自由世界面对的最大威胁,这个史诗级的难题亟待解决。拜登若能秉承川普((特朗普))强硬对华政策,坚持彻底解除中共对世界的威胁,他将名留青史。78岁了,这是他的最后机会。他会幡然醒悟,以此丰功伟绩为致力目标吗?为了全人类的福祉,愿上帝赐给拜登智慧和力量」。

黎承认他曾提及美国在《香港国安法》 后,若美国取消或继续取消香港特殊贸易地位,则会毫无用处。控方指黎提倡美国取消香港特殊贸易地位,黎否认并指他只是推测当时会发生的事情。法官李运腾指黎该文的英文版提到拜登「进退两难」,意指拜登别无他选,需秉承特朗普的强硬对华政策,但黎称他并非负责翻译中文版《天下围中拜登骑虎难下》至英文版的人,故没有对比中英文版的字眼是否一致,而黎承认他曾要求美国与中国贸易时能以香港的法治、自由和新疆的人权状况为谈判的先决条件。

坚称无参与《苹论》文章的编辑工作

控方展示方圆(颜纯钩)所撰写、在2021年6月19日发布的《苹论》文章《美国离间中俄,中共有苦自知》,内文提到「拜登争取普京中立,已经赢了一大半,此后西方各强国齐心,胁迫中共遵守国际规则,又在经济和科技上围堵,中共迟早吃不消。到最后,除了低头,也只有拼死一战了」、「美国只要达到一个目的就够了,就是离间中俄关系,争取普京在美中冲突中保持中立,只作壁上观,不充当中共的侧翼,那就于愿足矣」。

黎智英同意《苹论》文章一般反映《苹果日报》的立场,而《苹果日报》发布《美国离间中俄,中共有苦自知》一文,即代表《苹果日报》同意文章内容,惟黎坚称他没有参与《苹论》文章的编辑工作。控方指出黎身为壹传媒主席,《苹论》理应也反映黎的立场,黎再称他没有参与《苹论》文章的编辑工作。黎另指他曾称希望铲除暴政(eliminate tyranny),并不代表他想铲除中共,他解释自己只想铲除中共的暴政,并非想铲除中共。控方指黎明知此文有意图引起人民憎恨中港政府、怂使他人不守法等,黎称他没有撰写、编辑或发布此文。

黎否认串谋《苹果》多名高层犯案 强调不存在协议

控方指出,黎智英、苹果日报有限公司、苹果日报印刷有限公司及苹果互联网有限公司于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6月24日(包括首尾两日),在香港与《苹果日报》前社长张剑虹、前副社长陈沛敏、前总编辑罗伟光、前执行总编辑林文宗、英文版前执行总编辑及前社论主笔冯伟光(笔名卢峰)及前社论主笔杨清奇(笔名李平)、李兆富、Mark Simon、时任苹果动新闻平台总监张志伟(Nick Cheung)等人一同串谋刊印、发布、出售、要约出售、分发、展示及/或复制煽动刊物,具意图引起憎恨或藐视中港政府、激起香港居民企图不循合法途径促致改变其他在香港的依法制定的事项、引起对香港司法的憎恨、引起香港居民间的不满或离叛、煽惑他人使用暴力及怂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从合法命令。黎回应:「我当然不同意。全是废话」。

控方指出,黎智英、苹果日报有限公司、苹果日报印刷有限公司及苹果互联网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24日(包括首尾两日),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24日(包括首尾两日),在香港在香港与《苹果日报》前社长张剑虹、前副社长陈沛敏、前总编辑罗伟光、前执行总编辑林文宗、英文版前执行总编辑及前社论主笔冯伟光( 笔名卢峰)及 前社论主笔杨清奇(笔名李平)、李兆富等人一同串谋,请求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人员实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制裁、封锁或者采取其他敌对行动。黎称:「请问协议在哪?哪里有证据证明我们有协议?」,又指控方不能「瞎编乱造」,便要求他回答同意与否。法官杜丽冰提醒黎智英,控方有权问他问题,他只需回答同意与否,若黎再「加盐加醋」则会大大延长审讯时间,法官李运腾亦表明黎应交由其律师团队为他抗辩。

控方另指,黎智英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2月15日间,与Mark Simon、陈梓华、李宇轩、刘祖廸、日本众议院时任议员菅野志樱里、英国金融家布劳德(Bill Browder)、 「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创办人裴伦德(Luke de Pulford)等人串谋,请求外国或境外机构、组织、人员,实施对中国或香港进行制裁、封锁或者采取其他敌对行动。控方又指黎智英在2020年1月起与其他人开始达成协议。黎否认,又称:「没有协议!你瞎编乱造!」

控方完成盘问 辩方周三进行覆问 预计6月结案陈词

控方表示其盘问阶段完毕,辩方表示需时准备为时一日的简化版覆问环节,申请案件押后至本周三(3月5日)再续,获三名法官一致批准。辩方指他们在网上下载一些回应控方盘问的资料文件,需时让控方查核出处及文件内容。法官杜丽冰一度问辩方为何不在更早时间提交有关网上下载的资料文件,辩方解释指他们在控方盘问时才想到有关资料文件有助回应控方盘问的事宜,但辩方不应在控方盘问途中提出。法官杜丽冰提到本案所涉文件众多,明白控辩双方需时准备整合结案陈词,控方预计本案将于2025年6月进行结案陈词。

案件押后至本周三(3月5日)再续。

案件编号:HCCC51/2022
法庭记者:刘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