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突破传统交通模式|管鸣宇
发布时间:17:00 2025-11-11 HKT
汽车产业发展急速,自动驾驶更是市场焦点,不单是技术开发,更会改变生活日常,切入人们的出行活动。未来出现的突破,将会为人们重塑生活,带来更多新意。
人工智能加速自驾系统
自动驾驶除了是汽车业的革新,更在改变整个社会的基础建设、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及信任度。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革新是从基于规则的系统(Rule-based systems),逐步进化为端到端的AI人工智能系统。所谓端到端,是指从自动驾驶系统的信息输入端(例如从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到驾驶决策的输出端,整个过程由AI自动判断,而非依靠预先编写的人工规则。在技术变革的过程中,或许用户未能感到即时差别,但其实系统的质量及AI的含量已在改变,我们未来会看到更多更高品质、高性能的应用出现。
我最近就在上海尝试过自动车,体验到AI系统预先转线行驶,当我还在思考系统为何要转线时,原来因为系统已预选了更佳的行车路线。AI将结合先进传感器及技术,更快预测路况。
自动系统包括低空交通
自动驾驶系统未来会是城市重要的基建,推动城市发,虽然这不会在短时间实现,但我认为,约在2035年至2040年,全球各国的主要城市都会成为自动车友好的城市,这意味,大量的自驾车在这些城市出行,而且更不限于两维空间,还会融入低空航空交通,提升交通效率。
自动驾驶汽车将会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一块拼图,现有的流动网络已经发展完成,流动设备如智能手机等应用普及,自动车与城市基建结合,将会提供更多应用及可能性,例如自动接驳车,无人机运输系统等,这是一个具永续性、有经济效益及生产力、速度与品质的生态系统。
中国市场具创新动力
麦肯锡报告指出,中国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至2030年,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消费者重视合理的价格与创新,对自驾技术的接受程度较高,具备自驾技术及市场发展的理想基础,同时地,中国亦在积极推广出行服务,预计到2030年,由服务供应商提供的自驾服务,将占乘客总里程的11%,到2040年,占比更会高达55%,私人拥有自动车数亦会占11%。
麦肯锡认为,2025年至2027年会是自动驾驶发展的转捩点。自动驾驶每公里的总成本将与驾驶传统汽车的成本大致相当,预期市场对自动驾驶的需求将稳定上升。技术创新方面,目前大量中国企业正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要素,包括如雷射雷达、摄影机、处理器、软体、地图和定位服务等,将有助完善生态。
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消费者的信任对自动车发展起关键作用,所以自动驾驶汽车必须比人类驾驶表现得更好,这意味著自动车必须克服几乎所有极端情况。不过,当技术合理价格及质素,消费者就会接受,在中国市场,自动驾驶和其他创新技术的价格都比较合理,消费者更愿意拥抱创新。
眼见自动车发展急促,香港于去年亦推出新的自动车规管框架,令测试更易进行,截至今年4月,政府亦透过智慧交通基金,分别资助了5个和8个关注自动车和车联网的项目,涉资约1亿7,000万港元。
自动架驶系统带来的好处及体验,业界及消费对自动车都充满期待,不过汽车业及相关行业、政策制定者都要有充足准备及智慧,对未来作出长远部署。
管鸣宇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中国区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麦肯锡北京分公司董事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