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局吁加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 探讨「大宗商品通」机制

更新时间:14:51 2025-11-10 HKT
发布时间:14:51 2025-11-10 HKT

金发局发表研究报告,建议香港优先加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基础;并重点发展符合本地区优势和战略目标的大宗商品类别。相信本港凭借雄厚的黄金交易基础,并依托内地对铁矿石、铜及铝的强劲需求,香港在这些大宗商品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潜力。又建议增强内地与香港大宗商品市场的互联互通,包括透过产品交叉上市强化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探讨「大宗商品通」机制,进一步推动内地大宗商品市场国际化。

金发局在题为《释放香港潜能:扩展大宗商品市场的增长前景》的研究报告指,内地在大宗商品市场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中国是煤炭、铁矿石和天然气的前三大消费国之一,亦与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主要参与国如巴西、俄罗斯、东盟国家、沙特阿拉伯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等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全球能源转型令可持续能源及金属的需求激增,而「一带一路」倡议亦为大宗商品带来大量贸易与投资机遇。与此同时,制造业积极分散风险及拓展多元供应链,香港凭借中立立场及可靠声誉,能发挥其策略性贸易枢纽的角色。而且,内地加速推动大宗商品市场的开放及国际化,香港在转型进程中独具优势,能发挥关键作用。

金发局指,香港在开拓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之前,应当优先加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基础。这一战略重心将逐步增加对相关衍生品的需求,培育更具活力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具体来说,香港应透过完善市场生态圈、聚焦战略性大宗商品,和扩展市场连通性,以提升其市场服务供应。 其政策建议包括: 

一、加强香港大宗商品市场生态圈

  • 支持在香港建立实体仓储并加强与其他大湾区城市的合作
  • 善用市场持份者共建生态圈 

金发局指,打造繁荣的大宗商品市场,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宗商品生态圈,其需具备健全的仓储体系和多元化的市场持份者。这可以通过加强香港本地实体仓储能力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协同合作;同时通过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提供多样化激励措施,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商品交易的积极性。

二、聚焦发展主要市场的重要大宗商品

  • 建基于贵金属市场的既有优势
  • 以基本金属吸引交易活动 
  • 善用传统与新兴大宗商品的机遇
  • 聚焦关键市场 

为提升香港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地位,需重点发展符合本地区优势和战略目标的大宗商品类别。在选择产品作优先发展时,应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包括侧重于硬性大宗商品、重视市场需求与流动性高度、融入环境可持续理念,以及聚焦于关键市场。为打造以实体市场为基础的大宗商品体系,香港应优先发展贵金属领域的黄金交易。在基本金属方面,鉴于铁矿石、铜和铝的高流动性及与区域工业需求的高度相关性,应将这些品种作为重点。在能源领,香港可考虑开展煤炭和液化天然气期货交易。此外,碳信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和绿色电力等新兴大宗商品,为顺应全球减排趋势提供了前瞻性发展机遇。 

金发局指,为加强大宗商品交易地位,香港应集中开拓具有重大交易机遇与增长潜力的关键市场。透过聚焦于内地与东盟、中东及「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之间的高消耗量、高交易量大宗商品,香港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大宗商品交易能力。 

三、增强内地与香港大宗商品市场的互联互通 

  • 透过产品交叉上市强化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 
  • 探讨「大宗商品通」机制,进一步推动内地大宗商品市场国际化 

金发局建议,通过与内地监管机构合作,优先推动金融产品的交叉上市,以提升市场互联互通。随著市场逐步成熟,可借鉴现有互联互通机制的成功经验,推出「大宗商品通」计划,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参与度及香港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金发局主席洪丕正表示,面对动荡多变的全球局势,制造商正分散布局以降低风险并建立稳定供应链,全球基本金属的需求亦随之转变。当前形势下 , 香港作为中立以及可信赖的战略性贸易枢纽地位将更受青睐。」他相信,内地正加快大宗商品市场开放步伐,香港在此转型过程中可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