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创办人亲赞港人识货 点名两港青发明有创意 「这是我热爱中国市场原因」|独家专访

更新时间:00:00 2023-12-27 HKT
发布时间:00:00 2023-12-27 HKT

三千几元起跳的风筒杀入亚洲市场,不少人戏言交「智商税」,但现时几乎是每个长发女生必备。得知自己一手创造的风筒,成为香港女生其中一样最渴望收到的圣诞礼物,Dyson创办人James Dyson眉开眼笑称,「风筒、吸尘器看来并不讨好,我想做出一款令大家都喜欢的产品。」由30多岁创业欠下千万巨债,到70多岁名成利就、坐拥七百几亿身家,他赌上青春与所有财产后逆转胜。人生上半场在故乡做开荒牛,下半场毅然走到地球另一方,这位叱咤风云的科技大师,何以深深爱上亚洲市场?

记者:李芷珊

Dyson创办人James Dyson在英国越洋接受《星岛头条》独家专访,虽然两地相距九千多公里,但他对亚洲市场的创科研发及消费者需求了如指掌,言谈间更喜形于色。
Dyson创办人James Dyson在英国越洋接受《星岛头条》独家专访,虽然两地相距九千多公里,但他对亚洲市场的创科研发及消费者需求了如指掌,言谈间更喜形于色。

这位传奇人物百忙之中在英国越洋接受《星岛头条》独家专访,虽然两地相距九千多公里,但他对亚洲市场的创科研发及消费者需求了如指掌。Dyson品牌在全球拥有400多家专门店,超过一半以上位于亚洲地区。在访问开初,他便说:「我们不是一家在英国营运的英国公司,事实上我们是在新加坡营运的亚洲公司,视亚洲为主要市场。」

即睇James Dyson金句:

爱年轻人热情 坚负教育家角色

不论是风筒,还是吸尘机,这些平平无奇的电器经过James Dyson之手,总有意想不到的革新,当中秘诀原来是选对人。「我们特别喜欢年轻人,因为他们有热情、好奇心和天真,不会说做不到。」(We particularly like young people, because they have enthusiasm and curiosity and naivety, so that they don't come along and say, “Oh, that can't be done”. )除了身兼设计师、工程师与企业家,他还是一位教育家,成立Dyson工程及科技学院(The Dyso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James Dyson Award设计大奖等培育科研人才,任重道远。

除了身兼设计师、工程师与企业家,James还背负著多一个「教育家」的角色。
除了身兼设计师、工程师与企业家,James还背负著多一个「教育家」的角色。

信港有优秀技术 力赞得奖港生

香港向来以亚洲金融中心自居,但创科研发远远滞后,记者把握机会请这位科技大师点评当下形势。他乐观地称「香港肯定都有许多优秀的技术」(great pockets of technology in Hong Kong),更主动提到两名香港学生,勇夺2023 James Dyson Award设计大奖之国际可持续发展大奖(The 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Award in the James Dyson Award 2023)。他称赞两人以废弃玻璃转化为高效冷却外墙的环保涂料,是个出色发明,「E-COATING外墙降温涂层应该可以为建筑物节省30%能源。年轻学生的神奇之处,在于他们有与别不同的想法。」

得知James赞赏自己的发明,其中一位得奖者陈海锋向本网表示很开心与鼓舞,会继续用心改良产品,希望E-COATING推出市场后,有助社会节省能源。

相关新闻:中大生夺世界大奖 废酒樽创涂料可悭电费 村校男孩:希望做到全世界最环保公司!

James Dyson 设计大奖(James Dyson Award)是由 Dyson 盈利资助的工程教育慈善机 James Dyson Foundation 基金会营运,至今已向超过300个发明颁发奖金。
James Dyson 设计大奖(James Dyson Award)是由 Dyson 盈利资助的工程教育慈善机 James Dyson Foundation 基金会营运,至今已向超过300个发明颁发奖金。

中大生以E-COATING外墙降温涂层扬威海外:

从生活中发现 天真是巨大财富

James在访问中提到,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成就,正是成立Dyson工程及科技学院(The Dyso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年轻人在学时欠下庞大债务,包括学费和生活费。我们希望让工程学变得非常吸引。」这所学院除了学费全免并提供宿舍,最与别不同的地方是,学生每周有三天时间与Dyson工程师和科学家并肩工作,研究新技术及产品。2017年,公司只在BBC广播4台一个节目时段宣布学院成立,旋即已收到900份入学申请,但获选幸运儿只有44个。

即睇Dyson工程及科技学院:

再问心中最爱的Dyson产品,他就笑指记者太年轻,「如果你有了孩子,就不会偏爱任何一个……每件产品就是与众不同,我对它们的情感也不同,所以我都喜欢」。

James在自传Invention: A Life, James Dyson(中文版为《Dyson:詹姆斯.戴森的发明人生》)多次强调,解决问题是年轻人天生擅长的事情,坚持起用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并忆述为日本分公司寻觅管理人选时,受托的人才招募机构都不愿推荐年轻人,结果要亲自出马。

公司走着跟市场与别不同的路,他解释经历高低跌宕后有所觉悟:「我以为经验很重要,你必须是专家,但从生活中发现,没有经验的天真是一种巨大财富。」看着第一届学生毕业,令他萌生撰写自传的念头,借此跟年轻一代说明失败相当重要,「如果你要做实验,就会有失败。你必须迎接失败,从失败中学习,通过失败找到解决办法。」(If you're going to experiment, you're going to have failures. And you've to welcome failures, learn from them, and find the solution through failure.)

中港消费者有要求 贵价有原因

在中港市场,Dyson品牌改变了以往由低价小型家电带领的主流文化,越来越多人家里拥有一部高达4,000、5,000元的吸尘机,但同时有人质疑产品定价过高。James解释:「我们的产品的确很贵,但贵在研发成本、制造及效能。」品牌的目标顾客并非中产,而是卖给真正讲究居家清洁美观的人。

问到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时,他直指中国对Dyson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必须要做好的市场,「中国人非常热衷于新技术或好设计,他们非常有要求(very discerning),这也是我们热爱中国市场的原因。」

位于沙田新城市广场的Dyson体验店。
位于沙田新城市广场的Dyson体验店。

在James眼中的「识货」之人,亦包括一众香港女生,「你们是世界上最热衷于好设计(very well aware of good design)的市场之一,不仅仅是那些看起来不错的东西,而是其中蕴含着工程与技术的产品。在香港,你就能真正体会到这一点。」可能这样说会令不少男生「反白眼」,因为他们完全无法理解伴侣为何着迷Dyson的风筒、头发造型器、吸尘机等,钱包往往在大时大节「出血」。

多年来,亚洲市场对这个英国品牌的热烈欢迎,是令Dyson将总部以至生产基地迁移到东南亚的一大诱因。

在James眼中的「识货」之人亦包括一众香港女生,「你们是世界上最热衷于好设计(very well aware of good design)的市场之一,不仅仅是那些看起来不错的东西,而是其中蕴含著工程与技术的产品。在香港,你就能真正体会到这一点。」
在James眼中的「识货」之人亦包括一众香港女生,「你们是世界上最热衷于好设计(very well aware of good design)的市场之一,不仅仅是那些看起来不错的东西,而是其中蕴含著工程与技术的产品。在香港,你就能真正体会到这一点。」

转阵亚洲 对抗英国制造业鄙视

在21世纪,公司要大幅提高吸尘机的产量以应付市场需求,苦寻英国各处厂房与土地,但有关申请都遭到政府拒绝。James在书中不感慨叹:「不管再怎么天才、叫人兴奋的发明,要是不能透过工程和设计转化为刺激需求或满足需求、卖得出去的产品,也是枉然。」英国对制造业充满反感与偏见,偏偏他就觉得工厂和生产线很浪漫,两者格格不入。

因此,自2002年开始,公司就已将所有生产线搬离英国,改以马来西亚、菲律宾与新加坡为主要生产基地。据记者了解,在旺季期间,公司于全球每日生产达10万件产品。

资料显示,无线吸尘机系列推出至今,已在全球卖出超过7,000万部。在2019年公司总部迁至新加坡时,曾向外界披露Dyson有一半的利润都是来自亚洲。
资料显示,无线吸尘机系列推出至今,已在全球卖出超过7,000万部。在2019年公司总部迁至新加坡时,曾向外界披露Dyson有一半的利润都是来自亚洲。

英国乡下种幼苗 却在亚洲开花

走入亚洲、与中日韩的工程师着手研究、开发与生产,令Dyson产品更加成功俘虏消费者的欢心。举例说,重量不到1公斤的Digital Slim轻量无线吸尘机,就是瞄准亚洲市场,再供应全球。资料显示,无线吸尘机系列推出至今,已在全球卖出超过7,000万部。在2019年公司总部迁至新加坡时,曾向外界披露Dyson有一半的利润都是来自亚洲。

时至今日,公司最新规模达27.5亿英镑(约273亿港元)的五年投资计划中,新加坡仍然是重点,将会兴建一家占地面积相当于53个篮球场的新工厂,生产新一代具有专利技术的Dyson电池。另于菲律宾的研发园区投资1.66亿英镑(约16亿港元)做研发工作。

在21世纪,公司要大幅提高吸尘机的产量以应付市场需求,苦寻英国各处厂房与土地,但有关申请都遭到政府拒绝。James在书中不感慨叹:「不管再怎么天才、叫人兴奋的发明,要是不能透过工程和设计转化为刺激需求或满足需求、卖得出去的产品,也是枉然。」
在21世纪,公司要大幅提高吸尘机的产量以应付市场需求,苦寻英国各处厂房与土地,但有关申请都遭到政府拒绝。James在书中不感慨叹:「不管再怎么天才、叫人兴奋的发明,要是不能透过工程和设计转化为刺激需求或满足需求、卖得出去的产品,也是枉然。」

风筒在首尔爆红 掀美发科技潮

最近韩国女子音乐组合BLACKPINK人气成员JISOO担任Dyson品牌大使,她手握Dyson Airwrap多功能造型器拍摄宣传照,可见公司对美发科技发展极为看重。当James得知记者是Dyson Supersonic风筒的忠实粉丝,亦兴奋地分享:「这是与别不同的市场,令人非常振奋,我们很高兴进入了美容市场。」

起初他对韩国美容文化的影响力不甚了解,直至品牌风筒在首尔爆红,才令他有新体会。2019年,公司于韩国设立一个实验室,专门研究个人护理产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一同在美容实验室工作实属罕见。

韩国女子音乐组合BLACKPINK人气成员JISOO担任Dyson品牌大使,她手握Dyson Airwrap多功能造型器拍摄宣传照,可见公司对美发科技发展极为看重。
韩国女子音乐组合BLACKPINK人气成员JISOO担任Dyson品牌大使,她手握Dyson Airwrap多功能造型器拍摄宣传照,可见公司对美发科技发展极为看重。

创造过程中 不满是最大推动力

以往吸尘机、风筒、干手机等都不受市场看重、设计与功能几乎十年如一日,但James坚信设计与技术互相结合,可以制造出好用的产品,「我被大家都讨厌它们这一事实所吸引,想做一个人们会喜欢的产品。」(I was rather attracted to the fact that everybody hated them. And I wanted to do one that people would like.)Dyson首部震撼市场的「无尘袋吸尘器」G-Force,就是因为这样而诞生。

一次搬家后,他使用新买的吸尘机打扫不久,就发现机器因集尘袋堵塞而用不了。这个周而复始的问题令人十分不爽,并激发他去研究能用于吸尘机的气旋技术。由朋友出资一半,连家里的菜园也卖了、跟银行借钱凑合另一半,他的公司正式成立。早年他在制造球型手推车(Ballbarrow)时就得知,运用「气旋分离器」离心力最有效收集灰尘。1979年开始,他埋头苦干每天做出一个气旋技术实验模型,一次只做一个改动,观察结果有何不同。

以往吸尘机、风筒、干手机等都不受市场看重、设计与功能几乎十年如一日,但James坚信设计与技术互相结合,可以制造出好用的产品。
以往吸尘机、风筒、干手机等都不受市场看重、设计与功能几乎十年如一日,但James坚信设计与技术互相结合,可以制造出好用的产品。

一次一改动 丢弃5126个吸尘机

丢弃5,126个原型机,James在第5,127次终于成功。这五年间,他一直零收入、依靠太太支撑家计,更试过欠下银行逾百万英镑的债务,为的就是解决吸尘器经常要更换尘袋这个日常问题。在忆述这个青春、热血的追梦过程中,他与我们分享宝贵的经验:「如果你想开发一种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它行不通。如果你要做的事情与现时完全相反,就必须令所有抱有怀疑的人信服,因为过往并没有成功的经验。另外,你还必须克服技术上的困难。」

经历4年研发 换来突破世代风筒

风筒在James眼中,又是个几亿人常常使用,却停留在旧时代的产品。由于头发的科学是一个复杂领域,为了贴近实况,包括他在内的一众男工程师齐齐留长头发,而且长度不输一众女同事。他们亦收集长达约1,625公里的人类头发,不断测试风速与温度,解决热力伤害发质的难题。

经历四年的研发时间、投资5,500万英镑、动用103位工程师,以及制作了大约600个风筒原型机,2016年Dyson Supersonic风筒面世后旋即大卖。连一代时尚大师「老佛爷」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也马上询问如何能拿到一部风筒,为的是给爱猫Choupette用。到底产品持续成功之道是甚么?「每件产品都会遇到技术上的困难,你只能不停做,直到解决问题。」

James Dyson亲自示范Dyson Supersonic风筒。
James Dyson亲自示范Dyson Supersonic风筒。

成就Dyson王国的路绝不易走,James透过自身经历,告诉大家成为工程师、设计师与制造者的残酷,「若你正在做一些与别不同的事,是不会从市场上得到任何保证,所以你要坚信:若你所做的是真正的改进,人们就会追随,尤其是在中港市场。」(If you're doing something different, you will get no reassurance from the market. So you need to have faith that if what you're doing is a genuine improvement, people will follow you, particularly in the Hong Kong market and Chinese markets.)年轻时热爱跑步的他以长跑形容永无休止的发明之路,「当大家感到疲累时,就会放慢脚步。这时你必须加速,忍着肌肉酸痛去冲,才能取得成功、赢得胜利。」

嬴取Dyson自传《Dyson:詹姆斯.戴森的发明人生》

「Dyson」已经成为高效能产品和尖端技术的代名词。本书创造者和企业家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亲自撰写他透过失败学习的启发性故事。四年的时间制作出5,127个原型,他最终研发出改变全球家居清洁方式的无集尘袋吸尘机,透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获得来之不易的成功。James Dyson在书中分享自己如何创立Dyson并将其打造成为全球最有创造力公司之一的过程。

按此进入游戏表格,即有机会嬴取《Dyson:詹姆斯.戴森的发明人生》1本(名额5个)!

《Dyson:詹姆斯.戴森的发明人生》已于香港上架。James Dyson有想过把这本书取名为《戴森的失败人生》(James Dyson: Failure),但是遭到劝阻,因为可能传达错误印象,毕竟人们想看的还是成功故事。
《Dyson:詹姆斯.戴森的发明人生》已于香港上架。James Dyson有想过把这本书取名为《戴森的失败人生》(James Dyson: Failure),但是遭到劝阻,因为可能传达错误印象,毕竟人们想看的还是成功故事。

后记:

这篇访问报道刊登之时,James Dyson的繁体版自传《Dyson:詹姆斯.戴森的发明人生》已在香港市场上架,亦因如此,这位传奇人物才难得地接受香港媒体的访问。尽管只有短短半小时对谈,但他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及经验、循循善诱,实在令记者获益匪浅。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内容,请立即浏览「区区有申诉」活动专页,https://bit.ly/41hgS9E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