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拆局:「以战促和」特朗普疑似软化 中美或进入冷静期
发布时间:00:20 2025-04-19 HKT
美国总统特朗普疑似对中国加徴关税态度软化。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向《星岛》分析,中美互征高关税后可能进入冷静期,相信接下来双方谈判的可能很大,「毕竟打的目的就是要谈。」北京经济学者沈建光认为,中国有底气进行反制,但「以战促和」仍然值得争取,避免中美经济「硬脱钩」。
特朗普近日表示,自美国加征关税以来,中国已与美方联系,并对双方可望达成协议表示乐观。
《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昨日发文指,特朗普突然又对中国「说软话」了,最新表态与其两天前将中国称为「敌对贸易国家」在语气上截然不同。中美关税战打到极致,令两国大宗贸易陷入停顿。美国作为印钱大国,面对制造大国的焦虑逐渐显现,极端政策暴露出软肋,阵脚变乱。
学者:双方谈判可能很大
中国商务部前天表示,商务部一直与美方对口部门保持工作层级沟通,并对基于「相互尊重」的对话持开放态度。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上月分别会见了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本月又同高盛集团前总裁桑顿会面。三人都是双边交往中的「熟面孔」。
王辉耀认为,两国的态度「谁硬谁软」并不重要,双方其实都希望关税战降温,虽然近期互征高关税,但也正进行大量的非正式沟通。他指出,特朗普对关税政策的最新表态,表明双方可能进入冷静期,相信是从沟通中得到反馈的结果。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还是想做交易,「而我们手上有很多牌可以交易。」
台湾中央社引述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中美经济还不至于立刻全面脱钩,除了特朗普持续释放想与中国领导人会谈的讯号,对中国来说,「以战促和」也值得争取,因为即使中国能采取措施对冲美国关税,就业和通缩风险仍在。
他也列出中国经济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出口增速可能下滑、消费恢复动力不足、物价持续低迷、房地产尚未稳定、民间投资乏力、外商投资下滑、地方财政困难。
《星岛》驻京记者杨浚源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