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节︱江玉欢花$880入场 批表演无主题无布置:看几个左摇右摆气球 难怪市民促回水

更新时间:23:36 2025-09-05 HKT
发布时间:23:36 2025-09-05 HKT

香港国际热气球节一连四日在中环海滨活动空间举行,惟主打的乘坐热气球定点升空活动,因为没有通过安全许可而未能提供,引起大批购票者不满。立法会议员江玉欢今日(5日)亲身入场体验,狠批880元的门票「物非所值」,质疑活动安排混乱、场地设计不当,且缺乏「国际」元素,感到非常失望,直言难怪有市民要求退款。

质疑场地根本不适宜放热气球

江玉欢表示,她于傍晚约6时40分到达,原定7时举行的热气球表演,却在临近开始时由司仪宣布因「大风」关系取消,需延至8时。她质疑:「其实当时很热,何来大风?如果连微风也抵挡不住……这个场地day one就根本不适宜用作放热气球。」

她又指,现场较大的热气球虽被固定在地上,但部分较小的气球则需由工作人员手持喷火器并拉着绳索,以较为原始及不稳定的方式操作。她形容工作人员需跟随气球走动,有人甚至要用铁马借力,场面略显「骑呢」。

无国际元素 摆放位置狭小

场地布局方面,江玉欢称,虽然场地广阔,但摆放热气球的位置非常细,仅占场地约十分一,导致气球「面贴面」。场内除了音乐舞台外,并无特别布置,亦未能体现「国际热气球节」所声称的「国际」元素。

她光顾了场内小食档,并询问档主生意情况,对方则摇头示意不佳。她无奈指,花费880元却只看到几个左摇右摆的气球,场内既无特别布置亦无主题,「有点物非所值」,难怪有市民会要求「回水」。

本身是律师的她又在电台phone in环节表示,截至目前为止消委会接获28宗投诉,认为《商品说明条例》所载述的「13E. 误导性遗漏」及「13I. 不当地接受付款」两条条文可以对应这次事件,期望海关尽快展开深入调查。

或违商品说明条例两条文

她解释,就误导性遗漏而言,商户不得作出属误导性遗漏的营业行为,例如因遗漏或隐藏重要资料而影响消费者作出交易的决定,主办方是否抵触第13E条,须视乎主办方在知悉载客申请被拒后是否尽快向消费者解释重要资料,即无法提供热气球载客服务。至于不当地接受付款,如商户在明知无法提供产品的情况下则不得对消费者作出构成不当地接受付款的行为。

主办方善后表现方面,江玉欢亦批评仅为购票者提供择日进场和雪糕券的做法极不理想,因为活动重点在于热气球,不少购票者均是冲着热气球而来,主办方理应为购票者提供额外的赔偿方案,例如全额退款,让购票者自行选择是否入场。

她又建议主办方应作退票安排,又话免责条款非免死金牌,「免责条款大前题系合理,否则都未必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