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论住宅供应量 CY缘何开火? 争论涉地产界一个「现实考虑」
发布时间:08:34 2025-02-03 HKT
农历新年政圈最大「花生」,莫过于全国政协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CY)在初三赤口开火,质疑中原地产创办人施永青称政府夸大房屋供应量「错得离谱」,施永青亦不甘示弱反击,认为应以当年落成量作计算,再被梁振英发帖反驳。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亦迅速出帖解惑,强调不宜单纯以落成量当作供应量。这场茶杯里的风波成为政圈热话,CY为何在新正头仍火气十足呢?
梁振英施永青论战︱政圈中人:长策房屋供应数字是CY任内推出
梁振英连日帖文中,反复强调相关统计是10年前已引入,从未改变定义,明显有意为当年自己有份推动的统计护航。有熟悉梁振英的政圈人士指,CY任特首年代视房屋问题为重中之重,上任即成立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并于2014年推出长远房屋策略,相关的10年房屋供应目标、未来3至4年私宅潜在供应量的统计,正是其任内引入,因此若有人混淆视听,CY澄清计法亦理所当然。
相关新闻:
梁振英5问再驳施永青:「指鹿为马」也是鹿和马定义问题?质疑缩细供应量为多赚佣金
赤口|施永青称政府夸大住宅供应量 梁振英出帖引数据批「错得离谱」 施永青再反驳
梁振英施永青争论住宅供应量 何永贤出帖解惑:不宜单纯以落成量当作供应量
梁振英施永青论战︱涉地产界现实考虑:楼市无以为继 希望「揿低」供应数字
该人指相关统计科学化,客观呈现未来数年一手楼潜在供应,港府亦沿用至今,直言相比内地,香港在房屋供应数据、市场讯息方面透明得多,有助市民置业前作客观参考。有前「梁粉」认为,CY是从小市民置业角度出发,倘有「误导」讯息令市民入市,后果可大可小。
去年初政府全面「撤辣」后,本港楼市曾短暂回升,惟无以为继,差估署数字显示去年12月私楼楼价指数按月跌0.65%,按年跌7.13%。有地产业界人士表示,虽已全面「撤辣」,但市场观望气氛浓厚,销售策略仍倾向保守。他指货尾单位仍在市场流转,政府计算方法并无问题,施永青不可能不明白,但站在其角度,「梗系想供应量数字少啲,等人快啲买楼」。
现专注房地产生意的前立法会议员田北俊向笔者指,无意点评二人论战,但无可否认近年地产市况是「面粉同面包都滞晒、市场食唔落」,不少商界朋友忧心楼价继续「螺旋式下跌」。他认为港府应宣布未来两年暂停卖地,因目前息口仍高,本港经济和财政收入又依赖房地产,政府应向市场释放讯息,暂时压低土地供应。他形容两年时间是「buy time」机会,待息口回落及其他经济范畴发展,届时楼市便有回暖可能。他强调并非希望政府停止造地,现有基建项目须继续,只是推地时机要调整。
田北俊倡暂停卖地两年
不过,过去两年政府已明显因应市况而放慢推地步伐,缓推商业地之余,亦拆细住宅地皮推出,而本季亦仅推一幅东涌住宅用地。但田北俊认为,对投资者及市民而言,倘强势政府主动宣布暂停卖地,与推地后流标,效果是截然不同。他称已退出政坛,非必要不想开腔,但认为现时问题严重,楼价比高位跌近三成,连带影响其他经济范畴,可能出现骨牌效应,库房地价收入也大减,形容现时经济像在ICU,须尽快动手。
地产建设商会主席梁志坚则指,发展商当然希望楼价上升,但相信政府很难一刀切讲明某时段不卖地,因会影响收入。他个人认为即使不用政策强力介入,仍对楼市今年止跌回升充满信心,重申地产市道从来依赖整体经济,「经济发展得好,地价楼价自然升」,而本港有国家作后盾,经济定会稳步复苏。
有熟悉房屋议题的议员说,二人对供应量的定义不同,自然有不同数字,但CY引述的房屋局数据客观「无得呃」,较贴近现况。他指市民买楼与否,除了看地产代理「分析」,也要独立思考,量力而为。
聂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