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癞痕痒怎么办?医生拆解荨麻疹教分急性与慢性:这点作重要界线 3方法防止夜间复发︳亲子健康

更新时间:11:28 2025-11-08 HKT
发布时间:11:28 2025-11-08 HKT

荨麻疹这个学名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它的另一名字「风癞」相信大家就熟悉得多。曾患过荨麻疹的都知道发作时那种痛苦煎熬,突如其来又极其痕痒,细小的可如蚊叮红疹,大块的患处可超过十数厘米,不少更会在晚上复发,令患者彻夜难眠。

长期有荨麻疹患焦虑比率较高

并非只有成年人才会患上荨麻疹,原来小孩也常出现,有研究发现约有15至23%的小孩曾患有急性荨麻疹,患慢性荨麻疹的则较少。活跃的荨麻疹可严重影响个人生活,曾有小朋友因病发而错过校际音乐比赛;又曾有老师因误会荨麻疹有传染性,而建议小孩停课留家休息;亦曾遇过有家长即使小孩过往没有食物敏感的历史,仍坚持长期严格地执行所谓戒口,最终引致小孩营养不良。心理方面,多个研究都发现,长期受荨麻疹困扰的病人,患有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比率会较高,情况不容忽视。

有研究发现约有15至23%的小孩曾患有急性荨麻疹,患慢性荨麻疹的则较少。(资料图片/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有研究发现约有15至23%的小孩曾患有急性荨麻疹,患慢性荨麻疹的则较少。(资料图片/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荨麻疹的产生 从肥大细胞到水肿

荨麻疹是由皮肤内受激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及其他化学物质引起。组织胺刺激神经系统引致痕痒,亦会令皮肤组织的血管扩张,充血的皮肤会又红又烫,放松的血管就如漏水的喉管,血管内的水分溢出血管外的组织引致局部水肿。这些症状一般会于数小时内消失,但或会于其后反复发作。

荨麻疹是由皮肤内受激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及其他化学物质引起。组织胺刺激神经系统引致痕痒。(资料图片/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荨麻疹是由皮肤内受激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及其他化学物质引起。组织胺刺激神经系统引致痕痒。(资料图片/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急性VS慢性 六星期的重要界线

荨麻疹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医学上用六星期作为界线定义。约有一半急性荨麻疹没明确诱因,其余可由过滤性病毒或细菌感染、药物、疫苗或食物过敏等引发。比起慢性荨麻疹,由于较多由外来因素刺激免疫系统引致,只要这些因素得以消除或远离,一般病情只会短暂维持。至于慢性荨麻疹多为自发性,由自身免疫系统失调和不正常的自我抗体所致,有小部分可能由肠道寄生虫、幽门螺旋菌或甲状腺疾病诱发。另外一部分属于慢性诱发性荨麻疹,由不同的物理刺激引法,如皮肤抓划、受压或接触到冷热温度、阳光等;胆碱性荨麻疹则是当病人流汗时会出现。

(参考图片/图片来源:PhotoAC)
(参考图片/图片来源:PhotoAC)

荨麻疹一般可凭其独特的病情和表征诊断出来,并不需要复杂和昂贵的化验检查。部分病人带有荨麻疹的病征,但实际上由其他疾病引致,例如血管炎、多样性红斑、早期天疱疮、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或鲭鱼中毒等。如病人出现异常征状,如出疹超过24小时、遗有色素印、出现发烧、关节痛、呼吸不顺及反复出现眼皮、嘴唇或生殖器水肿等,医生就需判断病人是否患上荨麻疹以外的疾病。

(参考图片/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参考图片/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治疗药物与未来方向

了解到组织胺作为病理的重要角色,抗组织安药物自然成为重要的一线治疗。第二代抗组织胺大多属于无睡意或低睡意药物,较第一代药物长效和安全,建议定时服用足够分量以控制病情,而非被动式发作时才服用。注射形式的生物制剂则适合12岁以上、对抗组织胺药物无效的病人使用。多种新型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亦在研发当中,将来可有更多不同的治疗选择。

(参考图片/图片来源:PhotoAC)
(参考图片/图片来源:PhotoAC)

鼓励日常穿着松身衣服以减少皮肤磨擦,沐浴水温勿过高,家长应引导孩子学会避免骚抓,可在患处敷冷毛巾纾缓痕痒;亦可记录饮食与发病情况供医生分析,如察觉到某些食物容易激发病情的话,就可针对性地戒口,另外进食低组织胺餐对部分患者亦有帮助。家长只要掌握正确知识、遵循医生指导,配合生活调整,大部分孩子都能稳定病情,远离「风癞」。

(参考图片/图片来源:PhotoAC)
(参考图片/图片来源:PhotoAC)

低组织胺饮食贴士

  • 避免食物:发酵或腌制食物、加工肉类、罐头食物、贝壳类海鲜和酒精饮料等;
  • 小贴士:食物越新鲜,组织胺含量越低,勿食用放置过久的剩菜。
(参考图片/图片来源:PhotoAC)
(参考图片/图片来源:PhotoAC)

防止夜间复发3个小贴士

  • 睡前保持房间空气流通,温度舒适;
  • 沐浴后涂抹保湿乳液减少皮肤干燥痕痒;
  • 作息定时,减压有助减少病发。
(参考图片/图片来源:PhotoAC)
(参考图片/图片来源:PhotoAC)

区志森医生皮肤科专科医生
.香港中文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
.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
.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
.澳洲皇家全科医学院院士
.香港内科医学院院士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内科)
.香港家庭医学学院院士
.伦敦大学临床皮肤学深造文凭
.卡迪夫大学实用皮肤科深造文凭
.英国皇家儿科医学院儿科文凭

区志森医生
区志森医生

相关文章︳致痕皮肤病不止一种 1/5人曾有荨麻疹!医生解构10种致痕皮肤病︳亲子健康

相关文章︳玫瑰痤疮系迟来「暗疮」?认识3种「玫瑰」皮肤病:玫瑰疹/玫瑰糠疹 /玫瑰痤疮︳亲子健康

相关文章︳儿童脱发︳鬼剃头」女患者较多!皮肤科医生剖析头癣/鬼剃头/掉发成因+治疗方法︳亲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