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款刺激幼儿感官发展小手工寓学习于娱乐 附8大感官刺激类别︳脑力知多啲
发布时间:16:59 2025-09-23 HKT
在儿童的早期发展阶段,感官刺激对脑部功能的成熟至关重要,尤其是三至六岁的孩子,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黄金期。而我们的生活环境充满各式各样的感官刺激,不论是带孩子到公园玩滑梯、荡秋千;在沙滩堆沙、游泳;或是在家进行小手工、制作食物等活动,都能丰富孩子的感官体验,促进大脑神经连结,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与运用自己的身体来探索环境,进而提升专注力、社交能力、情绪调节、大小肌肉发展及整体学习表现。
亲子感官手工活动 促进感官发展
家长不妨与孩子在家中轻松进行两项简易而富趣味的亲子感官手工活动,既促进孩子的感官发展,更能加强亲子互动与情感连结。

感官刺激可分为8大类别:
触觉(如:轻触、震动、温度、痛楚、深层按压)
视觉(如:轮廓、形状、大小、颜色、远近)
听觉(如:音频、音量、音讯、声音位置)
味觉(如:味道、质地)
嗅觉
前庭觉(感知头部在空间中的位置、移动方向及速度变化)
本体觉(感知肌肉与关节的位置与动作)
内感受(如:口渴、饥饿、心跳等身体内部讯号)

刺激幼儿感官发展活动1:冷静瓶
冷静瓶色彩缤纷,瓶内闪粉与水晶宝宝缓慢流动,能有效刺激孩子的视觉发展,提升视觉专注力与眼球协调能力。孩子在摇晃瓶子的过程中,亦能锻炼手部动作控制与肌肉力量。冷静瓶同时具备情绪调节功能,当孩子静心观察瓶中闪烁流动的物件时,有助放松心情与稳定情绪。

材料:
- 透明塑胶樽
- 透明胶水
- 闪粉、闪片、装饰物品
- 水彩颜料
- 水晶宝宝
- 清水
- 透明强力胶(封口用)

制作步骤:
- 将水晶宝宝加水浸过夜,水晶宝宝吸水后会发大,变得有弹性及晶莹剔透。(孩子很喜欢触摸水晶宝宝,可先让他们用手玩一会儿水晶宝宝,例如在里面找出不同颜色的水晶,或者搬去另一容器,提供更多的触觉刺激。)
- 按个人喜好将闪粉、闪片、装饰物品及水晶宝宝加入胶樽,如樽口较细,可使用小匙羹辅助,约四分一容量。
- 将透明胶水倒入瓶中至三分一满。
- 倒水至瓶口,留约1至2厘米空间。(家长可根据喜好自行调整水与胶水的比例,通常是7:3的比例。胶水比例越高,闪粉和水晶宝宝流动的速度越慢。)
- 加入适量的水彩颜料。
- 扭紧瓶盖并密封。(可考虑用透明强力胶封实盖子)
- 充分摇晃使材料混合均匀,完成!

刺激幼儿感官发展活动2:蔬菜拓印画
日常生活中,孩子较少接触未经烹煮的蔬菜。透过蔬菜拓印画这项手工活动,孩子不仅能以新奇有趣的方式探索食材,还能认识不同蔬菜的形状与质感,激发对食物的兴趣,并有助改善偏食行为。

材料:
- 可水洗儿童颜料
- A3画纸
- 各式蔬菜(如灯笼椒、小唐菜、秋葵等)
- 胶刀
- 围裙(视乎需要使用)

制作步骤:
- 与孩子一起进行多感官探索:观察蔬菜的颜色、大小与形状;触摸其质地与硬度;嗅闻其自然香气。
- 使用胶刀将灯笼椒与秋葵切开,小唐菜则可用手撕成小片。
- 将蔬菜蘸取适量颜料。
- 将蘸好颜料的蔬菜轻压于画纸上,印出独特纹理。(例如秋葵切面可印出星形图案)
- 可尝试使用不同蔬菜,或以手指、手掌直接拓印,增强触觉体验并发挥创意。若孩子对颜料感到抗拒,家长可先示范,鼓励孩子逐步尝试由指尖到整只手掌的接触。
- 待颜料干透后,即完成作品!
寓学习于娱乐 在创作中成长
进行感官手工活动时,家长需要:
- 提供安全的探索环境(如避免误食水晶宝宝、使用胶刀时注意安全);
- 陪伴孩子,适时示范与引导;
- 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并肯定他们的努力与成果;
- 尊重孩子的创意与表达方式。

感官刺激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养分。透过精心设计的感官手工活动,孩子不仅能丰富感官体验,更能在探索中建立自信与能力。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创作中成长。
文:陈嘉玲 图:香港基督教服务处、PhotoAC
相关文章︳玩具如何成为启蒙老师?利用玩具发展幼儿4大能力+优质亲子时间3大元素︳SEN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