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健康︳幼儿哭闹发烧非小事 医生拆解:3成人带致命脑膜炎双球菌
发布时间:15:40 2023-04-29 HKT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可带来严重后遗症如智力迟缓、失聪甚至死亡,尤其常见于幼童及青年身上。在香港,大部分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均是由B型脑膜炎双球菌引致,大家是时候来了解多一点。
脑膜炎双球菌由接触传播 4%-35%的健康成年人
其实经由接触传播的脑膜炎双球菌,可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常见有A、B、C、W、X和Y型,当中又以B型占最多本地呈报个案。香港惠泽长者基金主席、疫苗学堂召集人麦肇敬医生指出,脑膜炎双球菌十分常见,因为大约有4%至35%的健康成年人,鼻咽都带有这病菌,随时可以成为幼儿及年青人染病的源头。根据衞生防护中心的数据,2019年本港共有14宗侵入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个案,即病菌入侵血液、脑部或脊髓,至于较轻微的感染则不属于法定呈报疾病。

可引发败血症 死亡率高达10%至15%
麦医生表示感染病菌的人病情可于短时间内恶化,由清醒到失去知觉只是数小时的事,而且此病可引发败血症,死亡率高达10%至15%。他分享个案:「曾有小朋友因发烧入院,医护人员如常替他治疗,当时他仍能够玩耍,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很快会康复。之后小朋友想休息,怎料护士替他量度体温时发现呼吸微弱、血含氧量下跌,要入深切治疗部用呼吸机帮助呼吸,检查并确诊为脑膜炎双球菌感染。随后更发现细菌入血,小朋友最后死亡,即使康复亦有两成人受永久残障影响。」因此,市民要认识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及时察觉病患及即时求医,而采取适当的预防更为重
要。麦医生续称,目前治疗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以抗生素为主,并视乎情况加入类固醇,曾经与病人接触的医护人员亦需要接受监察和预防治疗。
幼儿染病症状难察觉
感染B型脑膜炎双球菌后可出现高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怕光及嗜睡等症状。儿科专科医生冯卓文提醒家长,感染此症的幼儿征状不明显,可能只是胃口不佳,食一、两安士奶便不肯进食,有时其他病患如玫瑰疹也会令小朋友出现类似症状,确实不易分辨。而他们亦无法表达身体不适,令人难以察觉。「婴幼儿染病后可能会出现持续哭喊、暴躁、拒绝进食等看似扭计的症状,一旦拖延处理,可能会带来遗憾的结果。B型脑膜炎双球菌感染若未有及时治理,可产生严重后遗症,包括记忆和学习障碍、脑部损害、癫痫、肾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冯医生说。

接种疫苗可及早预防
要预防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其中针对B型脑膜炎双球菌的疫苗的保护率超过九成,适合超过两个月大的婴幼儿及其他年龄人士接种。另有结合疫苗可对付其他血清型脑膜炎双球菌,至于常见副作用则与其他疫苗相若。B型脑膜炎双球菌可经由飞沬及日常接触传播,例如同枱食饭都有机会将病菌传染他人,冯卓文医生指,很多健康成年人都带有B型脑膜炎双球菌,但一般也不会做病菌检测,因为即使验出带菌,也难免会接触家中小朋友,「唔通唔掂家中小朋友?」所以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

至于成人应否接种相关疫苗?冯卓文医生说根据建议,疫苗适合高危人士接种,例如婴幼儿,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未成熟,容易受到感染及出现严重后果。至于健康成年人免疫功能较佳,即使接触到病菌也没大问题。
海外发病率较高
冯医生表示,多个欧美及澳洲等西方国家已将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纳入疫苗接种计划,而美国疾控中心亦建议青少年、长期病患者及前往脑膜炎双球菌较流行地区的人士要尽早接种疫苗。与此同时,市民亦要保持个人及环境衞生,打喷嚏和咳嗽时掩盖口鼻,并立即洗手,以减低病菌传播的风险。

冯医生提醒计划到海外升学的学子,热门地区如英国、澳洲及美国等地的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发病率都比香港为高,部分学校如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及史丹福大学等逾200间高等学府,均建议或要求学生必须接种B型脑膜炎双球菌疫苗。麦医生最后再次呼吁家长提高警觉,因为现在进入疫后复常阶段,人口流动增加,不少人亦计划外游,各种因抗疫措施而大幅减少的病菌也再次活跃,故此有需要尽早采取措施,预防可引致严重后果的B型脑膜炎双球菌。
相关文章︳中医拆解鼻敏感成因 3类人勿乱服辛荑花 附4大食疗汤水推荐
相关文章︳亲子健康 ︳流感高峰期中医教路11招预防法 食疗推介/穴位敷贴/穴位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