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领岛重学生身心 增「运动日」释放安多酚 加建仿真溜冰场 多元体验拓眼界

更新时间:14:54 2025-11-07 HKT
发布时间:14:54 2025-11-07 HKT

学童精神健康近年备受关注,卫生署早前首次向参与「全校园健康计划」的学校发放《学校健康报告与建议》,当中涵盖精神健康、健康饮食等主题,并表扬了11间「卓越学校」,包括天主教领岛学校。9月上任的校长黄慧萍接受《星岛教育》专访时表示,该校走「Happy School」路线,去年更新增「运动体验日」,让学生每星期有多一日时间,接触不同类型运动,例如游泳、球类活动,或在校内仿真溜冰场学溜冰等,以释放压力,增加脑内的安多酚,提升幸福感。

调整时间表 活动放轻松

近年发生多宗令人痛心的学童轻生案,令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备受关注。卫生署在23/24学年起,把「健康促进学校计划」恒常化,并命名为「全校园健康计划」;直至24/25学年,全港共有356间小学、404间中学及48间特殊学校参与,当中包括已签署教育局《4Rs精神健康约章》的学校。有关学校落实多项《健康促进学校框架》的措施,包括把体能活动、健康饮食、精神健康和社交健康融入学校课程、提供设施及场地鼓励学生进行体能活动、提供高质素体育课程及健康饮食环境等。

早前,卫生署首次向参与计划的学校,发放《学校健康报告与建议》,并表扬了11间「卓越学校」,当中包括6间小学及5间中学,其中6间小学分别为大埔崇德黄建常纪念学校、天主教领岛学校、元朗公立中学校友会邓英业小学、保良局方王锦全小学、香港普通话研习社科技创意小学及路德会沙仑学校,其中位于何文田、今年庆祝创校70周年的天主教领岛学校,为响应教育局鼓励学生多做运动及减少压力,于是在上学年新增「运动体验日」,让学生增加接触不同运动的机会。

在今年9月,由副校长升任为校长的黄慧萍表示,天主教领岛学校向来走「Happy School」路线,重视学生身心发展,故近年重整时间表时,就于上午安排学术课堂,下午则是导修(做功课)和活动时间。「我们不想学生由早到晚都在上课,也想学生回家后,跟家人有多些亲子时间,或可自己温习、运动或放松,对精神健康都有帮助。」

下午活动时间,主要有3个范畴,分别是周一的生命教育;周二至四的Learning By Doing(LBD)时间,学生透过「动手做」学习;周五就有多元智能活动,例如外语、粤剧、音乐活动等等。

多元化运动 助释放压力

近年学童的精神健康备受关注,黄慧萍表示,该校会通过多办体育活动,让学生释放压力,因此该校在去年开始,在恒常体育课以外,增设了「运动体验日」,安排学生在周二至四,有多一天时间接触不同类型运动,「因为学校面积不大,有时候须安排学生利用社区设施进行活动,例如游泳、球类活动等。」

为了增加学生不同体验,去年更在校内增设仿真溜冰场,让学生有机会免费学溜冰、冰上曲棍球等运动。本身任教体育科的训辅主任李志豪表示,该校学生较少机会接触溜冰,因此除了在体育课邀请教练教学生溜冰,亦会在「运动体验日」让学生体验,「为了善用溜冰场,我们更在开放日,邀请外校小朋友和家长试玩。」他补充,午息时间亦会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因为运动有助增加安多酚,让学生开心点,因此校方也愿意提供多些机会,让学生释放压力。」

记者:陈艳玲 摄影:汪旭峰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延伸阅读:

施政报告2025︱学童精神健康受关注 三层应急机制扩至高小 朱国强:有助及早介入支援

调查:学童快乐指数微升1.55% 小六生快乐感连跌3年 近三成曾遭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