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创始人老子 逍遥自在庄子|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14:00 2025-03-25 HKT
思想家
道家创始人 老子

老子,姓李,一说姓老,名耳或贞,世人尊称为「老子」,东周楚国人,春秋时代思想家,其著作被人们广泛称为《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
老子的学说后被庄周、杨朱等人发展,后人奉为道家学派之开教宗师。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统治理念,和庄子同样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合称「老庄」。老子被尊为道家与道教始祖,唐朝追认李聃为李姓始祖。
- 生卒年份:不详
- 重要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
名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对自然推崇备至,充满赞赏之情,他强调的「自然」并不是单指大自然,而是一种人生跟政治之间的价值取向,他认为最好的统治者不会强逼百姓做任何事,而是要让他们顺其自然,活出自在,人民也不必理会自己的存在,要做到「无为而治」的理想管理方式。可是,综观中国史上的历朝历代,老子的这个道家思想的确难以大行其道。
自然界中的「水」特别深得老子的欢心,「上善若水」一词言简意赅,却道出高明的生活态度,比喻顺应本性的人就要像水一样生存,体现最高境界的善行,不与万民争高下,不求任何回报,一切皆以自然而言,让人感到无比舒畅,成为智慧的开端。

老子的故事:
逍遥自在 庄子

庄子,名周,约与孟子同时,战国时代宋国人,战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老子道家学说,将道家清净无为、道法自然的理念进一步演绎,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唐朝唐玄宗天宝时期,曾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
- 生卒年份: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
- 重要著作:《庄子》
名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始而已矣。」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的一生都在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境界,他远离官场仕途,隐居山林作乐。
相信大家都一定听过「井底之蛙」和「夏虫不可语冰」等故事,但你又是否知道它们的出处呢?它们都是记录在本篇故事主角的著作《庄子》一书之中的,庄子通过人们熟悉的事物,说出意味深长的道理,强调只要眼界放得够远,做到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自然就不会着重一时之间的得失,最终达致看透生死的境界,的确显出非凡的人生哲学。
除此之外,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不愿忍受官场的束缚,宁可归乡过着逍遥自在的简单生活,说自己心底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让后世的我们能够有机会学习如此美好的思想。

庄子的故事:
供稿机构致力协助香港的青少年认识中华文化、中国历史,以建立历史感和民族观。
图:网上图片、维基百科
相关文章:
成就清朝霸业孝庄皇太后 推动变革却背负专权乱政张居正|历史人物
造诣高超才华洋溢 文学家和书法家──欧阳修 王安石 王羲之 唐伯虎|历史人物
推动时代进步 改革创新的发明家和教育家──鲁班 马钧 颜之推 蔡元培|历史人物
博学多才出谋献策 一代谋士──伍子胥 范蠡 李斯 张良|历史人物
为国兴衰存亡守志 思想家和政治家──王阳明 顾炎武 孙中山 梁启超|历史人物
医德仁心济世为怀 古代名医──华佗 甫谧 孙思邈 李时珍|历史人物
中国首位女书法家 王羲之恩师卫铄 高超造诣启发他人|历史百科
改变中国思想体系的思想家 整顿吏治直言敢谏的政治家|历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