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港成 - 中史科「千古难题」有解?|教评心思

更新时间:12:30 2025-11-09 HKT
发布时间:12:30 2025-11-09 HKT

我在教育界工作多年,虽然近年当校长没有入课室教书,但对我的「老本行」——中国历史科,还是惦记得很。最近教育局公布了高中中史的优化课程框架,我跟几位前线的中史老师喝茶聊天,话题都是离不开这次课程改革。

这次教育局课程发展处先是公布课程框架,但考试细节却如甜品般稍后奉上,这个做法与过往不同,让老师们不明所以。因为大家都急着想知道考试形式,才可以帮学生去应试。不过换个角度想想,早点让老师们知道课程内容,他们就有更多时间琢磨怎么教、向考评局建议如何考核……大家深思熟虑,整个改革可以更周详。

他们也说到中史科「内容太多」这个千古难题。多年来,大家都说中史科课程内容太多,应要删减,但一说到具体要删甚么,立刻就变成「你说删这个、我说留那个」。我觉得这次优化课程倒是挺聪明的,加了富趣味的科技史、文化史这些「开胃小菜」,又把那些让学生感觉肥腻的「两汉戚宦掌权的政局」、「东晋及南朝的士族与寒门」、「元代的行中书省」、「外蒙事件、西藏事件」课题删减了。学生们应该能松一口气了,能吃得下!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那个「基本、进阶、高阶」的分层设计。这就像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半自助餐」,除了主菜能完整呈现中国历史的演进,其他吃多吃少,随心所欲,考评局更会配合课程分能力层次设计试卷,如果学生是「大胃王」,还能挑战更高难度。老师可以因材施教,不需再向所有学生硬塞同一套餐了。

课程改革,从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希望这次优化能让中史课变得更有趣,吸引更多学生选读。毕竟,了解历史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在历史长河里找到智慧的珍珠,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

考评局必定在忙着准备考评方案了,相信参考前线中史老师的意见后,很快就会有详细说明。

文:翁港成

作者为中华基督教会基道中学校长、教育评议会资深会员。

延伸阅读:
尹淑芬 - 科技育人 创新未来|教评心思
郑家宝 - 龟宝惊喜破壳记|教评心思
梁惠君 - 风雨同路 采韵共谱|教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