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溢欣 - 模拟考试|中新学林
发布时间:18:00 2025-11-06 HKT
我们团队一年一度的会展模拟试是中文界的盛事。从第一年举办至今,一直创下了不少先河。
自有模拟试起,我和团队的中文科模拟试报考人数一直大幅抛离,非数百考生的规模可足并论。每年3000名考生共同应考同一水准的试题,有两个重大意义。
其一,学生来自超过200间中学,能够更大程度上对照全港学生水平,从而让学生于公开试前清楚掌握自己的能力,制订最后温习策略。
其二,现场气氛、体验与别不同,提前感受更大规模的实战感觉、考试氛围,到真正考试之日,自然更加得心应手。
自第一年起,我们便不惜工本采用公开试的双评卷制度,匿名形式进行评改,当两位阅卷员分差逾11分,即会安排第三人独立评卷。
因为上下午场各有1500名学生参与,中间进出或有同学互通考题内容,为公平起见,决定于写作一卷编制两组截然不同的试题,卷一范文部分亦会设两组试题,既有相同之处方便统一水平参照,复有相异之处。后续工作亦依此思路,成绩表会列出考生于上、下午场各自排名,再列出其总排名。工作繁琐,但对学生而言,可谓最佳安排。
同一时间,我亦会亲自修改6题作文的范文,并附以最详尽的试题报告、评分参考,以及考生表现。去年有5**学生分享将我的范文素材套用于校内写作,不但首次取得90多分,还一举于公开试考取straight 5**,其价值可见一斑。
今年学术团队早于10月开会出卷,全副心神为这件每年大事作好准备。我亦已决定于试后数日进行解卷,趁大家记忆犹新,即时分析答题思路。除我以外,团队上下于1月中后亦会闭关,奋力于个多月时间完成所有后续评改工作。其中的心思和付出,非笔墨可形容,但每一位应考过的学生,一定能够感同身受。
我和团队努力追求心目中的「准则」,精益求精,而庆幸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有这么多人懂得欣赏,让我们相信,做好每一个细节,才是对学生信任的最好回报。
年底了,到达终点前终必有孤独寒冷的时候,穿好衣服,好好照顾自己。余下的路不好走,但既然要走,那么,来吧。
文:林溢欣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哲学硕士,中文科补习名师。
延伸阅读:
林溢欣 - 中大追梦|中新学林
林溢欣 - 善始克终|中新学林
林溢欣 - 开学日|中新学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