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文 - 生命教育|墙角寒梅
发布时间:16:30 2025-09-19 HKT
每个人对「生命」都有着独特的认知与诠释,而「死亡」常被视为敏感甚至忌讳的话题。上周六(13日),笔者参加了赛马会纾缓童行计划的「光影童心」生命教育讲座,观看短片《我的孩子病了》。
延伸阅读:李建文 - 师生同乐|墙角寒梅
《我的孩子病了》记录了6个末期病童及其家庭的故事,6名孩子在确诊绝症后,逐渐失去身体机能,他们接受和面对自己的命运,用余生的力量享受生命。
自婴儿时期住院的Janice是家人的曙光;梓培的座右铭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失去左手活动能力的思澄用左手画画;梓键享受学习知识,探索历史的光河;坐在轮椅上的子轩追寻他的摄影梦,还有君怡努力考上大学,体验住宿生活。虽然6名孩子的生命比一般人短暂,但他们努力让自己活得精彩和无憾。
绝症不止影响孩子一个人,而是整个家庭,病童家人的坚强也令人动容。家人知悉孩子患上绝症的当下情绪失控、崩溃,无法接受现实,然而他们很快调整心态,付出一切成为孩子的后盾,与孩子度过最后的时光。家人在孩子病逝后,坦然地面对伤痛,对孩子的离开释怀,可见他们在孩子身上获得了活下去、向前走的力量。这部短片给予生命有限的病童及其家人发声的机会,让我们接触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能看到他们面对疾病的挣扎、对死亡的反思及对未知事物的天真提问,反思生命的意义。
赛马会纾缓童行计划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儿童癌病基金策动,以「孩子为中心、家庭为本」为使命,开展为期3年的儿童纾缓服务计划。此计划为患有危重症病童及其家庭于身心社灵及生活上给予多方支持,并建立适合本地的儿童纾缓疗护模式。又通过公众教育,让大众更了解儿童纾缓服务,以及提升民众的精神健康。笔者呼吁大家关注和支持此计划,珍爱和尊重每一个生命,让爱与生命的故事延续下去。
文:李建文
作者为天主教慈幼会伍少梅中学校长,从事教育工作逾20载。
延伸阅读:李建文 - Students, Welcome Back|墙角寒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