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贤 - 目标与目的 理想与理由|谈经论学
发布时间:12:37 2025-03-29 HKT
老师经常叮咛学生:「做人要有目标」、「读书要有目标」。学校在制订发展计划时,也会运用PIE三个步骤,其中的P,就是目标(Purpose)制订。可见,目标对于做人做事有多重要。
然而,仅有目标是否足够?显然不是。设定目标只是让我们看到想到达的终点站、想获得的成果而已。如果缺乏追寻目标的动力,那一切都将沦为缺乏行动的空谈。因此,除目标外,我们还需要确定它背后的重要支撑——「目的」。
延伸阅读:冯汉贤 - 课堂四问|谈经论学
目标与目的并不相同。目标是理想,目的是理由;目标是What(获得甚么样的成果),目的是Why(为甚么想要这些成果)。目标指引方向,目的赋予动力;不同人可有相同目标(如提升学业成绩),但背后有不同目的(如有更好的升学选择或证明自己的能力):或有相同目的(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抱有不同目标(如提升学业成绩和学界运动有好的比赛表现)。无论如何,「双目」同样重要,两者不可或缺。
最近,畅销书《最强学习法》系列出版了新一期(副题:「将一百本学习法畅销书重点整理成册」)。
延伸阅读:冯汉贤 - 情绪日记 快乐数簿|谈经论学
作者藤吉丰及小川真理子在撰写该书前,先对100本学习著作(涵盖大学教授、补习班和私塾讲师、脑科学家、记者、研讨会讲师、评论家、高学历艺人等实践的学习法秘诀)的精髓进行整合,并根据提升学习效能的重要性排序,列出40种方法,当中包括时间管理(第6名:善用零碎时间)、温习习惯(第20名:启动「五感」)、第26名:朗读有助于提升记忆力)及阅读方法(第16名:学会速读技巧)等层面。
而「先厘清(学习)目的与目标」竟然高居第2名,即以上书本整合的100本学习类著作中,作者都普遍赞同这对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括而言,以上所述旨在强调学生在准备学习这件事上,除了要学技巧,同样及更重要是要学心态。老师在协助教导同学时,宜两者并重。
延伸阅读:冯汉贤 - 积极的不完美主义|谈经论学
冯汉贤
作者为中学校长、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获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