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城市如何共存?十如山水哲学与利园城市更新|梁伟聪

ESG
更新时间:13:39 2025-11-19 HKT
发布时间:13:39 2025-11-19 HKT

近年ESG(环境、社会与管治)曾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热潮,吸引大量资金涌入相关基金与项目。然而,随着国际政治气候变化,ESG热度亦由高峰回落至更审慎的状态。即使如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课题。在资本趋于理性之际,仍有不少企业与个体坚持信念,默默耕耘,持续探索永续之道。

废弃工厂变可持续发展示范场

早前笔者有幸前往桂林十如,参与一场别开生面的「十如对话」,亲身感受企业如何在工业环境中实践ESG理念。据溢达集团项目管理部总监师杨分享,十如原为一座废弃工厂,经重新规划与改建,如今蜕变为占地逾五十万平方呎的工作场所,并融入节水系统、能源管理及循环再用设计,成为集团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场。

早前笔者有幸前往桂林十如,参与一场别开生面的「十如对话」。
早前笔者有幸前往桂林十如,参与一场别开生面的「十如对话」。

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十如的空间设计与桂林山水之间的和谐共鸣。建筑没有喧宾夺主,而是静静融入自然景致之中,丝毫不见人工建筑物的突兀。置身其中,仿佛山水与空间彼此成就,共构出一种静谧而有力的美学语境,令人难以想像它昔日是一座废弃工厂。

与其称十如为工厂,不如说它是一个大型展览空间,呈现溢达近47年在纺织工艺与技术上的积累,并以更前瞻的方式展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本届「十如对话」以「天地人与:谋永衡之道,筑未来之基」为主题。溢达集团副董事长杨敏贤在开场致词中指出,面对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持续影响,「天地人和」不是口号,而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必答题。她强调,十如不仅是会议的举办地,更是探索自然与工业共生的实验场。

利希慎孙女、希慎兴业执行主席利蕴莲亦有出席今次「十如对话」。利蕴莲长年活跃于国际金融及企业管治领域,现时除领导希慎外,亦出任多间大型机构的董事,长期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及城市空间的更新方向。

利园八期为起点 变文化内涵社区

她在演讲中分享希慎于铜锣湾利园区的长线规划,当中以利园八期项目为起点,期望将传统商业区逐步转化为融合绿化空间、文化艺术及永续建筑的城市生态圈。她特别提到,未来会在利园区加入更多绿化及公共空间,并期望以不同形式重现利舞台戏院的文化角色,令铜锣湾不只是一个购物地标,而是一个兼具生活质素与文化内涵的社区。

海洋公园主席庞建贻、汇珩资本主管合伙人梁颕宇及行竞科技创办人兼行政总裁洪裕钧,亦从CEO视角,讨论ESG在企业长期价值中的角色。总结而言,ESG正逐渐从「道德选择」走向「企业韧性的指标」。在环境、社会与管治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往往能在市场波动中展现更强抗压能力,也更容易获得长线资金青睐与支持。

问题的核心在于:企业如何在不以「短期最大利润」为唯一目标的前提下,仍能吸引长线资本,并实现更具可持续性的回报?要做到这点,一方面需要资本市场的耐性,另一方面需要企业的坚定信念。

梁伟聪

企业传讯及财经公关顾问

LinkedIn: https://bit.ly/3ClurwJ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w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