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公会指范围三温室气体汇报率趋升 金融机构等大型公司表现较好
发布时间:14:21 2025-10-27 HKT
按照港交所(388)披露要求,由明年1月1日起,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成份股的发行必须按新气候规定作强制披露,据香港会计师公会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105家受访公司中有66%在一定程度上就范围三的温室气体排放作出汇报,该结果较港交所2023/24年报告中只有50%的公司汇报范围三的排放的结果有所提高,反映越来越多大型企业正为即将正式实行的监管要求作好准备。
料大型公司汇报率可达90%以上
香港会计师公会「最佳企业管治及ESG大奖2025」遴选委员会主席罗柏达表示,从2023到2024年度,范围三温室气体的汇报率增加了16个百分点,现时距离2027年的完全达到监管要求仍有逾一年时间,且不少大公司都努力完善披露工作,以及它们有更多资源与不同的持份者沟通获取多项数据,预计到2025至2026年度,大型公司在范围三的汇报率可能达到90%以上。他续指,根据调查,表现较好的主要是受监管的金融机构等大型公司,而普通未受监管的公司表现相对较差。
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欧振兴补充指,公会已正在推动相关准则的能力建设工作,以帮助从业员或机构达到实施的新ESG相关披露要求,包括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的理事到港举行工作坊,为编制此类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从业员或机构解惑和给予指引;公会亦出台针对ISSB披露准则的指引文件和举办相关的课程等。
吁加强对下游环节详细揭露
调查又显示,商务公干、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营运中产生的废弃物是最常见的披露内容,即披露最多是与上游相关的内容。罗柏达解释,上游揭露较多主因大型公司能够要求供应商提供更多资料,下游涉及运输、包装等环节的减排工作仍在进行中,许多公司虽然在做但尚未达到目标,所以暂时没有披露,因此公会建议公司在关注上游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下游环节的详细揭露。
此外,有66%的受访公司获得排放数据的外部鉴证,而为范围三排放汇报取得鉴证的比率只有25%。罗指出,目前只有约25%的公司范围三的排放第三方鉴证,虽然目前没有强制公司进行外部鉴证要求,但建议更多使用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验证,以确保其披露方法具科学性和稳妥性。香港会计师公会相信,提高可持续发展相关数据的透明度和取得独立鉴证,对于建立和支持香港成为具信誉的可持续发展中心至关重要。
建议设碳中和或净零目标日期
调查还显示,62%受访公司设定了碳中和或净零目标,只有27%在其目标中全面纳入范围一、二和三的排放。香港会计师公会建议,公司应设定实现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的目标日期,以及制订清晰路径图,同时应致力扩大有关气候目标的工作,包括全面涵盖范围三的排放,并对其选择的温室气体减排基准年提供清晰解释等。
另外,香港会计师公会今天公布「最佳企业管治及ESG大奖2025」得奖名单,有39家上市公司及公营机构获奖,创历届新高,其中包括9家首次获奖的上市公司及公营机构,当中2家更获最高殊荣「最佳可持续发展机构奖」,该情况充分反映上市公司和公营机构不单持续提升其企业管治和 ESG 标准,更致力将良好实践融入其价值观、策略和营运当中。
首次使用AI技术筛选报告
值得留意的是,奖项今年首次引入人工智能协助筛选初步名单,以进行更有效率及客观的初步筛选。欧振兴表示,今年公会首次使用AI技术筛选了680份上市公司年报和ESG报告,其后进行人工复查,并坦言AI的使用让他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和工作,但强调会谨慎使用AI工具,以确保筛选结果的公正性。
欧振兴续说,随着《上市规则》最新修订《企业管治守则》和《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为投资者和持分者提供更广泛、更具体和更全面的资讯。此外,随著ISSB的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以及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本地准则逐步实施,预期可持续汇报的范围和质素将在透明度、可比度和可信度方面有所提升。
大奖筹委会主席邓苑仪补充,不少新机构的获奖,反映越来越多企业认同良好企业管治对长期可持续运作的重要性。惟她亦说,企业仍有改进空间,建议企业进一步推动董事会结构现代化;就风险管理、内部监控及财务表现进行更详细披露;及增加公营机构董事会成员任命的透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