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若瑟书院150周年校庆座谈会 12校友笑谈那些年
发布时间:10:00 2025-03-30 HKT
著名男校圣若瑟书院为庆祝创校150周年,故近月举办了连串活动,昨日(29日)该校家教会就举行校庆座谈会「犹记忆 如新相知-不同视角之若瑟留影」,邀请了12位不同年代和界别的校友,在台上分享在母校的回忆,包括为老师改花名、求学时期的顽皮事;活动又分享嘉宾们的学生相、修士及老师们的旧照片、以至旧课本及校园不同角落的相片,为不同年代的「圣Jo仔」带来回忆杀 。
12位校友上台分享
12位上台分享的校友包括历史学家丁新豹教授、前校长程景坡、前副校长胡运国、资深大律师石永泰、香港科技大学跨学科学院讲师秦仲宇博士、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数学、科学及资讯科技讲师李文生博士、跨界创作人林海峰、电影导演及编剧吴炜伦、港怡医院危重症监护中心总监冼维正医生、曾获港超联赛最佳教练的陈志康、前香港足球代表队队员朱兆基及现任校长郭廸民;另外,音乐人赵增熹亦有拍片分享。
丁新豹分享创校历史
在小五入读圣若瑟小学的丁新豹教授,是12人中的大师兄,亦是主讲嘉宾,他在「歴史与记忆的对话」环节中,就分享「为何会有圣若瑟书院呢?」,分享圣若瑟的创校经过,另方面又带出香港教育的歴史,包括不少传统名校的由来,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另外,他亦分享不少有趣故事,例如他指书院校舍旁的小径,早年名为「包打梨径」,是来自Boundary Path的译音,后期才改名为「圣若瑟径」,笑说现时的名字优雅很多。
林海峰被评Talkative


至于在12人的对谈环节,提到当年的顽皮事,更是爆笑连连,其中林海峰说当年因「太嘈」,影响其他人上课,因此常被老师罚企,所以指自己当年在圣若瑟的全名为「Jan Lamb stay outside」,对母校的「三角球场」亦特别有记忆。
林海峰在台下和记者分享时,亦提到老师在成绩表给他的评语多为Talkative,甚至是以红笔写上Very Talkative,想不到后来竟以此为工作。「老师的评语Talkative,今日看来都好像很Negative,觉得是一个批评。但我谂有些学生的特质,可能只是未遇到对的地方,当遇到时,就可以开拓自己的路。」他说如当年无入读圣若瑟小学,其后所走的路可能会不一样。
陈志康忆午间球场繁忙
圣若瑟书院是男校,不少学生喜欢踢足球,人称Cow sir的退役香港足球运动员陈志康,笑言午餐时间行经球场要很小心,因真的很繁忙,四处球来球往,「同学不是射龙门,而是见波就射!」一不小心就会食「波饼」。
吴炜伦罚企偷看武侠小说

电影《毒舌大状》导演吴炜伦,在读书年代已很喜欢阅读的他,同样也是百厌星,不时被老师罚企,他忆述有次要在校长室前罚企,出课室前就偷偷藏了本武侠小说在冷背心内,方便边罚企边看小说。事实上,在小一至中七皆在圣若瑟书院就读的吴炜伦,对母校感情深厚,在和台下互动的环节,有校友问吴炜伦会否将圣若瑟书院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他就指暂时未有这想法,但如有机会或需要,也希望可在母校取景。
朱兆基忆和Brother Thomas踢波

现时为圣若瑟书院足球队教练的朱兆基,本身也是前香港足球代表队成员。他透露毕业后仍常和校友聚会,辗转间回母校教足球。自言从小已爱踢足球的他,入读圣若瑟后更爱足球。「记得当年校长Brother Thomas也常和我们踢波,让我们觉得不要看小自己,因我们读书可能没有其他同学利害,但我们的专长在运动方面,同样会被人尊重。」他又笑说,因Brother Thomas是外国人,自小在中文小学读书的他,当见到校长就会紧张,但Brother Thomas会用中文跟他说「不要紧张」,无形中启发到他即使今日做教练,也要和学生拉近距离。
圣若瑟书院校长郭廸民致辞时表示,在跨领域校友对谈分享环节中,来自不同背景的杰出嘉宾们,均以他们的视角,展示心目中母校的形象,当中不论是学术传承与全人教育的探讨,还是运动方面的成就及趣闻轶事,也反应了对母校的热爱。
记者 陈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