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海员分享体验 称较海外设施完善
更新时间:03:00 2025-11-19 HKT
发布时间:03:00 2025-11-19 HKT
发布时间:03:00 2025-11-19 HKT
「海员之家」开幕日正值香港海运周,海员之家特别邀请3位前任或现任海员,分享各自海上工作及在各地海员之家的体验。
退休海员孔昭华(Derek)分享经历表示,70年代已开始出入旧的海员之家,当时配有保龄球室、游泳池、多功能厅、餐厅及酒吧,甚至还有理发馆,服务很周到,有家的感觉,但现时新的设施更阔落。
曾任海员、现已转职政府部门的林铉锭(Tess)则表示,以往较少使用旧设施住宿服务,但印象中可采购海员肩章等物品,对海员也是一种支持服务,而新的海员之家重建后设施更现代化,设有健身房等,且位置靠近尖东站,出行方便,同事都觉得贴心,希望多来使用。
此外,现任海员胡霭淇(Phoebe)亦提到,近期和朋友去重建后2楼餐厅体验不错。Phoebe又指,虽然世界各地码头一般有类似海员之家的Drop-in Center,以供海员休息及写信等,但多数只有超市及小量餐饮。Derek亦认同海外类似服务甚少达到香港当前规模,极少配备住宿,不如香港的海员之家完善。
望青年入行推动海运
Derek指,海上工作需要专注,有一定危险性,泊船后有时也会很忙,无法上岸游览太远,仅能在类似海员之家的设施作短暂补充物资及休憩。Tess则分享道,海员们或船上的厨师、工程师等会尽量提前在船上已完成与岸上服务的联络,节约时间以更充分安排岸上活动。她解释指,海员有时需当值,厨师和工程师时间相对更充裕,但整体上仍需要争分夺秒。
他还表示,政府对于香港海事业务投入了很多支持,希望更多年轻人入行,开拓海运事业。海员之家亦表示,会辅助航海学校的学生发展,如组织参观及举办讲座等,促进青年入行以推动香港海运发展。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