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制日工具应有尽有 高市「玩火」须自量
发布时间:03:00 2025-11-20 HKT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论」所引发的外交争端,不但没有平息,甚至还在升级。中国继早前发出赴日旅游、留学的安全警示,昨日还恢复了进口水产禁令。站在我国的立场,高市莽撞的言论完全越界,绝不可接受。但口头反制并不足够,还必须让日本感受到切肤之痛,否则其他国家便会「有样学样」,不断践踏台湾问题的红线。
和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明白,处理台湾问题必须慎之又慎,这几乎已是外交常识。高市的恩师安倍晋三最早提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说法,但当时他已卸任首相,不具官方身份,这里可看到安倍知道分寸。高市早苗却不是这样——今年10月底她与习近平主席在韩国釜山会晤时,虽曾明确表示会在台湾问题上坚持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的立场,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很快就讲一套做一套。在中国领导人眼中,这自然是极大的冒犯。
日占台50年中国人感屈辱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这个国家是非常特殊的,因为它是所有列强当中,对中国造成最大伤害的一个;占据台湾长达半世纪,也令许多中国人感到屈辱,所以当高市暗示日本可能武力介入台海,等于戳中中国人的痛处。以此去理解,不难明白为何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反应会那么大。
不少敏锐的观察家都能看出,高市早苗是战后「右翼指数」最高的日本政客。事实上,她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的纪录,最近还传出她欲修改「无核三原则」中不引进核武的原则,其对核武的立场,连包括前首相岸田文雄在内的许多日本政客都表明反对,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高市其人之乖张。这次中日外交争端爆发以来,至今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助其张目,多多少少反映高市「失道寡助」。也许是察觉到自己太莽撞了,所以派了一位外交官来华解说,但由于此人层级不高,无助于打破僵局,这也曝露了高市诚意有限。
目前,中国GDP已是日本的近5倍,最近的「九三」阅兵和福建舰入列,以及美国在关税战中的败退,都让人看到中国的国力。日本人在80年前被美国两颗原子弹击倒,所以此后一直对美国卑躬屈膝;对于同样是二战战胜国的中国,日本人却心有不甘,觉得自己根本没输。不过,中国在最新一次博奕所展现的实力和韧性,可能会促使日本人重新树立对中国的看法。
稀土禁令势重创日本
赴日旅游、留学的安全警示、水产禁令乃至李强总理拒绝在G20峰会上会见日方领导人,都不过小菜一碟。在中国的工具箱中,还有许多尚未拿出来的工具。试想,如果中国对日本实施稀土禁令,那对日本汽车业会产生何种影响?答案呼之欲出。对高市早苗而言,她可能盘算着在不撤回「台湾有事论」的情况下,改善对华关系,但这种想法是机会主义的,未免一厢情愿。
客观事实是:中方反制日本的工具应有尽有,反观,经济迷失三十多年的日本却越来越弱势。上述基本事实,决定了高市早苗必须为她的莽撞付出一定代价。高市或者将来的日本首相都必须谨言慎行,不能任由右翼思维主导对华政策,他们一定要清楚认识到,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人的事,日本并没有任何发言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