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停摆到尾声 金融数据曝光祸福难料
发布时间:03:00 2025-11-11 HKT
已持续接近40天的美国停摆闹剧,近日终于露出解决曙光。美国参议院在香港时间昨日凌晨,以「仅仅熟」的60票赞成、40票反对通过一项临时拨款法案,让联邦政府有短期资金重新开门办公。但由于法案仍有待众议院批准和总统特朗普签署,预计还需要一两日时间才正式生效。市场关注因停摆而延误公布的多项重要经济数据,会在何时及以何种形式重新发放。如当局处理不当,担心会引起更大混乱。
两党权力斗争与选举角力
截至昨日,美国联邦政府已停摆了足足39天,打破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特朗普首届任期内创下的35天纪录。停摆起因与过往一样,因民主党与共和党无法就政府拨款法案内容达成共识。其中在共和党占多数的参议院,表面上理应够票通过拨款法案,但由于民主党参议员联手发动「拉布」战,通过轮流冗长发言来阻挠法案表决,希望逼使共和党作出让步。但后者在特朗普坚持下一直拒绝妥协,令停摆僵局维持了个多月仍未能解决。
民主共和两党其中一项主要分歧,是应否继续向《廉价医疗法案》下的基层医保计划拨款。特朗普与共和党质疑廉价医保长期遭到非法移民滥用,开支犹如无底深潭,必须大幅检讨以至取消。民主党则不但反对叫停,还要求进一步加码拨款,并将之与政府整体的临时拨款捆绑。如同当年香港的揽炒派,将全民退休保障以至所谓的「五大诉求」,与特区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案捆绑。
但其实停摆闹剧拖延至今,已脱离单纯有关廉价医保或其他政策、开支的争拗,演变成两党的权力斗争与选举角力。特朗普欲将停摆责任推卸给民主党,指责对方不顾美国经济及民生利益。民主党则反过来藉停摆攻击共和党,为日前举行的多场地方选举和稍后的国会中期选举造势。其中身为南亚裔伊斯兰教徒的民主党候选人曼达尼,在特朗普大力抹黑和打压下仍胜出纽约市市长选举,就被解读为民主党在今次政治斗争中获胜。
两党斗争不绝,企硬拒绝让步,结果被牺牲的是美国民众的利益。首当其冲是估计多达90万的联邦政府雇员,因政府无钱出粮而被逼放无薪假,另有70万涉及紧急、必要服务的人员需要暂时无薪工作。该数字尚未计算相关的外判商员工,许多人因而手停口停。此外还有为数约4200万,依赖「补充营养援助计划」资助的低收入民众,亦因政府停摆而面临挨饿。
联邦雇员航空业影响首当其冲
经济方面,停摆最直接影响的是机场运作。因部分空管人员被逼放假或拒绝无薪工作,令最近每日都有数以千计的航班取消,延误升降的更超过一万架次,对航空运输及旅游业造成沉重打击。再加上之前的关税影响,部分进口货品已开始出现短缺。
停摆的另一重大影响,是多项依赖联邦政府部门定期收集和发放的经济数据,包括9月和10月份的非农业职位数字和消费物价指数等,因停摆而未能适时公布。这些反映美国最新经济状况的重要数据,对于企业、投资者,以至联储局的议息决定均至为重要,牵动美国以至全球金融市场起伏。联储局主席鲍威尔日前就以「雾中开车」来形容停摆影响,令市场担心该局会因而暂缓减息。
随着停摆已近尾声,前晚的美股期指与昨日的港股均录得显著升幅,但后市的变数仍甚多。包括AI泡沫是否真正爆破还是只属短暂调整,上述延误发放的数据好坏,以及当局会选择先行发放或已过时的旧数据(如有)、只发放最新的数据,还是以综合方式一次过发放多项新与旧的数据,令投资者突然由一片漆黑变成面对七彩强光,均可能对市场造成不同的影响及混乱场景,祸福难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