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规划 凸显美国发展软肋

更新时间:03:00 2025-10-25 HKT
发布时间:03:00 2025-10-25 HKT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不少重大战略举措,换言之,我国对内将继续追求高质量发展,对外则进一步深化高水平开放。上述路径,背后是由一整套具有延续性的中长期规划所引领的,既有中央顶层设计,又有民间积极响应和反馈。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会承认这种发展模式推动我国综合实力的跃升,甚至将美西方的一套直接比下去。
西方未看到中国全貌
  西方国家品评中国,往往是有盲点的,总喜欢突出房地产危机、地方债务、内需不足之类的局部现象。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过度突出局部情况,却是瞎子摸象,未能看到全貌。我国现在做的,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这项工程没有否认短期和局部,但也没有忽视中长期和整体。我们不妨用稀土这一例子去作说明,在三、四十年前,除了储量丰富之外,我国优势并不突出,但现时已于开采、分离、冶炼和磁体制造等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当初国家若无长远眼光,耐心经营,又何来这些优势?
  在很大程度上,中美国势之逆转,是否有前瞻布局的结果。二战后,美国制造业优势相当明显,但80年代列根执政后采纳新自由主义路线,舍制造业而重金融;如今,虽然美国仍维持高科技霸权,但中低端制造业几近沦亡,国内日用品很少是自行生产的。经济由实入虚,后果是国内经济严重失衡,这是打着「让美国再次伟大」旗号的特朗普得以冒起的原因。
  对比我们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原先只能生产低技术的商品,现在已经牢牢占据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除了生产厕纸,更可制造人形机械人、电动车、智能手机、太阳能电池……个中关键是甚么?首先,是我国引入了市场经济元素,释放生产力,弥补纯粹计划经济的不足;其次,也是更关键的,即政府没有一刻放弃过自己统筹协调的角色,五年规划一个接一个,任务层层递进,既有中央规划和指导,但也容许市场活力,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结合起来。假如将来内地出现更多像「杭州六小龙」那样的初创企业,不会令人意外。
五年规划任务层层递进
  中国式的现代化规划,美国学不学到?首先它未必想学,但即使想学,也学不来。选举的民粹压力,逼使美国政客必须在短期内交出成绩,选民无耐性,所以中长期规划是不存在的;此外,即使有适切的政策,也容易被另一政党的后继者推翻,欠延续性,只要看看「奥巴马—特朗普—拜登—特朗普」的执政历程,不就一清二楚?最差劲的要数特朗普,他争取的只是所谓协议,想「让美国再次伟大」,却拿不出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规划蓝图。反观中国,一度对美国晶片禁令无招架之力,但后有国家的指导,引领和扶持市场,终于基本实现「自力更生」,不必依赖辉达晶片了。
  今次中共中央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许多重大的战略措施,包括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等。基于我国的往绩,可以预期上述领域皆可取得可观成绩,故此我国前景是乐观的。至于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原地打转,显然还未找到清晰的前进方向,许多原先对美国深信不疑的人,也开始信心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