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库25周年拍卖 亚洲当代艺术持续保存

更新时间:10:00 2025-11-06 HKT
发布时间:10:00 2025-11-06 HKT

今年是亚洲艺术文献库(下称「文献库」)成立25周年,为庆祝走过四分一世纪,文献库由10月底至11月中举办周年筹款拍卖会,是次的拍卖作品超过65件,分别由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画廊及赞助人所捐赠,当中包罗多位海内外知名及新进艺术家的力作。文献库更与佳士得香港合作举行预展,让公众有机会逐一欣赏这些艺术品。

中国艺术家刘韡的油画作品《Untitled》,以抽象手法描绘城市景观。(2025年)
中国艺术家刘韡的油画作品《Untitled》,以抽象手法描绘城市景观。(2025年)
香港艺术家周俊辉的画作《亚洲艺术文献库于荷李活道》。(2025年)
香港艺术家周俊辉的画作《亚洲艺术文献库于荷李活道》。(2025年)
国际艺术团体teamLab的数码作品《Flower and Corpse Glitch》。(2012年)
国际艺术团体teamLab的数码作品《Flower and Corpse Glitch》。(2012年)
中国艺术家组合鸟头的作品《种子》,采用摄影矩阵和装裱技术创作。(2025年)
中国艺术家组合鸟头的作品《种子》,采用摄影矩阵和装裱技术创作。(2025年)

亚洲艺术文献库|致力记录及分享

亚洲艺术文献库是一个独立的非牟利机构,亦是亚洲地区领先的当代艺术和档案实践机构。文献库于2000年由热爱艺术历史的徐文玠,以及著名艺廊主人及策展人张颂仁创办,旨在保存亚洲近代艺术的多重历史,并促进相关资源的流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记录及分享亚洲当代艺术史,其咨询委员会现有38名成员,乃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策展人和艺评人组成。他们会为团队提供发展馆藏的指导,并协助推广亚洲地区日渐兴盛的艺术研究风气。随着馆藏持续增长,现已有逾147,000项资料,公众可透过文献库网站及实体图书馆免费查阅这些珍贵档案。另文献库又通过研究、驻场计划、展览、教学活动及出版物,积极建立工具及社群以催化新知。
今年7月,文献库启用了全新的档案管理设施,包括数码工作室、文献整理及储存空间。这个专为保存历史文献而设的空间,不仅大幅提升机构的运作效能,亦可支援本地艺术家及文化机构的档案工作,并促进档案管理人才的专业发展。今年下旬推出的25周年活动系列,就以「属于大家的文献库:社群共建」为主题,内容包括为期一年的展览、香港艺术史专著出版、驻场计划、教育资源,以及有关档案工作的公众讲座系列。透过「属于大家的文献库」,期望活化档案,并凝聚本地社群一同参与保存其艺术遗产。

印度裔雕塑家Krishna Reddy的多色纸本版画作品《Flower》。(1961年)
印度裔雕塑家Krishna Reddy的多色纸本版画作品《Flower》。(1961年)
韩国艺术家Mire Lee的作品《Black Sun: Surface with Many Holes Studio Prototype #4》。(2023年)
韩国艺术家Mire Lee的作品《Black Sun: Surface with Many Holes Studio Prototype #4》。(2023年)
日本艺术家村上隆的限量版印刷作品《Flower Sparkles!》。(2021年)
日本艺术家村上隆的限量版印刷作品《Flower Sparkles!》。(2021年)
韩国雕塑艺术家申旻的作品《Usual Suspects - Jinju》。(2024年)
韩国雕塑艺术家申旻的作品《Usual Suspects - Jinju》。(2024年)

亚洲艺术文献库|逾65件艺术家力作

是次的周年拍卖活动带来逾65件出自一众知名及新进艺术家的作品,庞大阵容名单包括Antony Gormley、Huma Bhabha、Nicole Eisenman、ruangrupa、teamLab、Vishwa Shroff、村上隆、徐冰、李杰、刘韡、陈福善、曹斐、丁乙、何子彦、郝量及徐震等等。
拍品不乏艺术家于今年新鲜创作、充满香港情怀的新作品,好像本地艺术家周俊辉的一幅《亚洲艺术文献库于荷李活道》画作,正是描绘亚洲艺术文献库迁入上环荷李活商业中心现址当天的情景。此作品是为纪念文献库成立25周年而作,融入各种元素,例如艺术家记忆中开幕活动的舞狮,以及代表香港的红色的士。周氏透过细腻的笔触刻划随岁月变迁的城市建筑与店舖门面,借以表彰文献库历久弥坚的韧性,亦指向其美好的前景。

文:Maisie Lau   图:亚洲艺术文献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