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调查|近3成受访市民因孩子不受管教吝啬赞美 心理学家:适当赞赏有利孩子成长
发布时间:08:10 2025-02-24 HKT
赞赏往往比批评更有利孩子成长。今次问卷调查其中一题问到「你认为赞美小朋友可以带来甚么正面效果?」,结果有32%受访市民认同赞美能提升孩子自信心、促进彼此间的感情、增加孩子满足感与安全感、趋于正向思维及令孩子变得勤奋等。然而,有26%受访市民因为不听管教而不会赞美小朋友、其次是担心被赞坏(19%)和避免孩子变得骄傲(17%)。
赞美的同时,表达对孩子的爱与支持尤其重要,但若果赞美过度,又可能令孩子产生依赖感。香港及英国注册临床心理学家江嘉伟指出,孩子「不听管教」便不获赞美,反映成人以做错事做结论,事实上,孩子犯错后需要时间及空间改进;至于「担心被赞坏」和「避免孩子变得骄傲」,则有碍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他强调,适当赞美是肯定孩子的进步,有助引导孩子看到自己值得被赞的地方,从而作出更多正面行为才有助成长。
他举例,曾收到一位中学生求助个案,指自己遭同学排挤,回家向父母诉苦,却换来父母责备其性格有缺陷,要求她先改善自己,自此该学生不再与父母沟通,既破坏亲子关系,也失去发泄情绪的渠道,结果情绪爆煲要接受心理辅导。
江嘉伟提醒,虽然赞赏有助子女做事更正面,但要「选择性」赞赏,长辈不要经常以「你好聪明呀!」等挂在口边,而是要肯定孩子表现或实质行为,才会令赞赏有效果。
教育评议会副主席、中华基督教会蒙黄花沃纪念小学校长郑家宝,近年大力推广校园赞美文化。她坦言自己刚入行时采取先管后教策略,对学生欠缺笑容,她见到邻班学习气氛融洽,请教下获告知「要赞到学生唔好意思曳」,令她当头棒喝。她上任校长后决心改革,例如用加分取替扣分、用正面语句代替「不」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以该校赞美8岁学生诗淇为例,诗淇因病曾留院一年,期间仍不忘学习,出院后跟上同学进度,学校透过赞美,不但令诗淇感受到大的鼓励,也能令同学们从她身上学到正能量,真正以生命影响生命。


救世军田家炳学校副校长梁慧盈借一名小六生的家庭背景道尽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梁校长指六年级男学生韩悦衍因其家庭背景,需要入住家舍,爱与关怀难免有所欠缺,早年上课经常迟到、欠交功课及考试成绩欠佳等问题。校方留意悦衍情况后,不单没有放弃他,反而以「密集式赞赏」的方式,让其建立自信:迟到少了,赞;少了欠交功课,又赞。透过这个方式,悦衍学习的主动性慢慢改进,考试由不合格变成合格,更热心参与学校义务工作。
医院管理局策略发展总监程伟权医生亦表示,公营医院和诊所每日有庞大求诊人数,惟医护人员愿意牺牲用膳或小休时间,务求为病人提供更深入诊断和服务。很多时候,病人一句简单的感谢,已经可以给予同事力量,让他们去关心更多有需要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