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我对中大医院的体验
位于港铁大学站外的中文大学医院是一间私家医院,近期新闻频传,包括开国功臣冯康退休,由威尔斯亲王医院行政总监钟健礼接任;以及中大医院成立时获政府贷款的40.3亿元,首次还款期原定3月19日届满,但因中大医院预计今个年度录得5,400万元亏损,获立法会财委会通过还款日期延至2028年。
带著中文大学的名头,坐拥港铁站旁的有利位置,为何中大医院竟「盘数唔掂」?一来应和成立后碰上疫情有关,二来,我这几年有不少造访中大医院的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最大问题是夜间门诊。如果你上他们的网页,甚至有需要时致电查询,得到的资讯会是他们提供廿四小时非预约门诊,即是什么时间都有医生。以上周五清明节当日为例,虽是假期,该院的「急症医学中心」仍有廿四小时门诊服务,朝八晚十收$550,晚十至翌朝八收$1,200,虽不便宜但也不算太离谱,至少你有医生可看,需要时更可即时收入院,比起在街上看私家诊所有需要时call白车/自行打的到私家医院,是有优势的。

但现实是,夜间门诊有时轮候时间很长。这是很合理的,病人多自然要轮候,可是我试过晚上八点左右致电查询,得到的答复是「有夜间门诊」,于是太太即发车送我到中大医院,抵达时还未到九点,当面得到的答复却是「要等好耐,可能要四个钟」。
我并不是对「等四个钟」有不满,只是不满刚才致电查询时他们没说明「要等四个钟」。若说明了,我当然会考虑其他方案。医院也好,食肆也好,政府部门也好,有时候,服务贴心与否就是在一点点细节之中,而影响或许很深远——我以后大吉利市要看夜诊也不去中大医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