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真的需要处理吗?如何分辨肉粒和疣|麦凯婷医生

脸上的小疙瘩令人烦恼,以往大家对脸上的痣较为著紧,很多于少年甚至是儿童时已脱掉,以免影响外观。近年不止脱痣,脱疣也是常见的皮肤治疗。
疣的颜色接近皮肤,不像痣那么显眼,曾经听过男士想脱疣时,家人极力反对,怪责男士太过贪靓,既然不痛不痒,就不需要处理。但,疣真的不需处理吗﹖
疣有很多种,它是由HPV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是扁平疣(Plane warts ),它可长于脸部及身体各处、颜色是肉色或淡黄色,微微突起,而且十分细小,只有 1-2mm。数量不定,可以是数粒,也可以多达数百粒。由于它十分细小而不痒,很易被误认为油脂粒、皮脂腺增生、汗管瘤、肉粒。
其余常见的疣是足底疣(Plantar warts)、多数长于手脚的寻常疣(Common warts),而性病椰菜花也属于疣的一种,不过今次这三种都不在讨论之列。
扁平疣不处理可不可以呢﹖理论上,疣有机会在数月或半年自然消失。不过临床上有很多都不会自然消退,甚至越长越多。一般常见的「重灾区」是颈部、眼周、胸腹及背部。尤其对于女士来说,光滑的脸庞长出小疙瘩的确是十分碍眼。曾有病人表示,由于扁平疣长在胸腹,量又比较多,穿泳衣时惹来异样目光。
扁平疣不处理,有机会越长越多,甚至是引起搔痒。如果觉得影响生活就要处理了。而且它是由HPV病毒引起,患者如果和别人共用拖鞋、毛巾、衣物等生活物件,有机会传染他人。
另外,扁平疣靠挤是不可以挤走的,反而挤完疣的手再摸身体别的位置,有机会令疣蔓延。
肉粒也是常和疣混淆的皮肤病。大家常说的「肉粒」一般指2种皮肤问题,一种是「肉痣」,它和痣一样,扁扁平平的长在皮肤上面,不过颜色是肉色,大概是4-7mm左右。另一种是「瘜肉」,它就像是一粒感叹号「!」,根部细细的,像吊住一粒肉般,也是肉色为主,小至1mm,大至1cm或以上均有。
不过无论是「肉痣」还是「瘜肉」都是良性的,不用担心。但是如果引致痕痒、疼痛,甚至因为衣物刮擦而流血,就需要处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