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不一定是鼻敏感 认识慢性鼻炎|倪咏梅中医师

天气忽然又冷又湿,很多人的鼻子都受不了,纷纷流起了鼻涕。临床流鼻水主常见是三个原因:感冒,鼻敏感和鼻炎。感冒的鼻水很快就止了,令人烦恼的是鼻敏感和鼻炎。临床上,很多慢性鼻炎都被误为鼻敏感,得不到正确的处理。

感冒、鼻敏感和鼻炎都是西医的名词。感冒是因为上呼吸道受到感冒病毒感染而成;鼻敏感是因为鼻黏膜对过敏源如花粉、尘埃等有过敏反应所致。鼻炎大家最常听到的应该是因为细菌感染所致的鼻窦炎,同时伤风感冒亦会引致鼻炎,另外尚有血管运动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及药物性鼻炎等等。

流鼻涕从中到今都有,古代中医对鼻敏感及鼻炎等流鼻涕的疾病归类为「伤风」、「鼻塞」、「鼻窒」、「鼻鼽」等范畴。其实同一个症状分出如此多的病名,可见古代医家都知道流鼻涕的成因众多,不过未有现代科技协助,难以仔细找出致病源。

如前所述,鼻敏感是因为鼻子的过敏反应,表现为晨起及遇到刺激即打喷嚏、难以停止、鼻塞、流涕,而且鼻涕多数是透明至白色。天气冷及温差大的情况易加重。临床上多数是因为肺气虚,难以抵抗过敏源;同时平日贪凉饮冷,令肺气虚寒有关。如果属于「湿底」,鼻窍中水份太多,鼻涕就会更多。

这类型的鼻敏感,做天灸、服用补气驱寒的中药、晒太阳及适量运动都可以大大改善,甚至令鼻敏感消失。

可是有些病人做了很多次天灸,又完全不吃生冷,可是鼻塞、流涕的情况仍然没有改善。很可能是有慢性鼻炎而不是鼻敏感了。

慢性鼻炎最常见是由急性鼻窦炎没有处理好,令鼻窍内仍有外邪(细菌)盘踞而成,另外,长期鼻敏感令鼻黏膜肿胀,也造成细菌容易在鼻窦内生长,阻塞鼻窦通道而慢性发炎。慢性鼻炎症状一般持续3个月或以上或反复发作,以鼻塞为主,鼻分泌物增多,不一定是透明或白色鼻水,黄鼻涕也会有机会出现,同时也会有鼻黏膜肿胀或增厚,嗅觉异常,有时会嗅到异味等。

对于慢性鼻炎的病人,温肺的天灸效果并不是最好。最重要的通鼻窍、清肺热,消灭触发鼻炎的细菌,减少鼻黏膜肿胀。例如用金银花、牛蒡子、黄芩等配合通鼻的药物先缓解症状,再补肺益气来巩固疗效。有病人每天要依赖鼻敏感药及喷鼻剂来控制症状,经2个月调理后已可摆脱药物了。

慢性鼻炎的患者,记得要戒烟(电子烟亦不可),以减少对鼻子的刺激。同时要戒食辛辣食物,含有大量冰块的饮品亦可免则免,另外也要注意家中不要积尘,才可以减少发作。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