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膊痛|浮针治愈颈椎病|袁康就博士
很多人患颈椎病,症状多数是颈膊痛,有时疼痛上达头面,或伴随麻木,或手指麻痺。
当我们往西医检查,X光或MRI影像不难看到不同程度的颈椎退变,例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边缘唇状退化等。较严重的可能是颈神经根型和颈脊髓型颈椎病。

长期低头导致肌肉绷紧
长时间伏案工作或低头看手机的姿势可诱发颈部肌肉酸痛、拉扯痛。倘若患者不醒觉去矫正姿势,绷紧肌肉自身有肌肉痛之外,又会给下面的组织造成挤压。如果血管受到压迫,肩颈膊的肌肉会麻木痉挛、㾓痛无力;神经受到压迫,麻痺感会出现。
然而,影像报告所见的骨质退变,不代表症状必然出现。举例,影像看到了颈椎间盘突出,不一定就有颈椎间盘突出症。如果颈椎间盘突出压到两侧的神经根,患者必有放射式痺感直达手指,这情况临床并不多见,大部分患者仅仅是肩颈肌肉疼痛而已。
骨质退变不是第一因

痛症的第一因并非骨质退变,而是长期绷紧的「患肌」。骨质退变同样源自患肌的压迫。
26岁的吕小姐右侧颈痛两个月求诊。
「你颈痛怎弄出来的?」
「不太清楚,可能是长时间低头工作吧。」
「那你转头看看?」吕小姐左转。
「扯住痛,转不尽啊!」
「右转又如何?」
「右转些少痛。」
「点头昂头呢?」
「点头不痛。昂头些少痛。」
「昂头有头晕吗?」
「没有。」
「有手指麻痺吗?」
「没有。」
「以前也痛过吗?」
「有,间歇复发有三年。三年前医生检查我颈椎C6/C7有椎间盘突出!」
我细心触摸其双侧颈膊肌肉。她右侧颈夹肌明显绷紧,是主要嫌疑肌。另外上斜方肌、提肩胛肌和斜角肌都有绷紧,属次级患肌。
我先在她的右前臂扎上浮针作「远程轰炸」,经过一轮「扫散」和「再灌注」,我问:「刚才你转颈扯痛有10分的话,现在痛几分?」
「好多了,剩余5、6分吧!」
我再近端处理她的颈夹肌、上斜方肌和提肩胛肌。
「你现在又痛几分?」
「又好多了,大概剩余2分!」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