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拮手指如刺络放血 有利弊?|自测血糖之「西为中用」|施卿卿博士
上一期我们谈了血压的监测,这一期我们再来谈谈血糖的监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有助于控制病情、减少各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西医通常会叮嘱患者自测血糖,特别是一些血糖明显未逹标或者是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有时更是需要一天测三四次血糖。
对于西医来说,检测血糖唯一的用处就是根据血糖数值监测病情调控用药,以避免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血糖太高或太低的情况。通常在诊所或医院监测血糖是通过采集静脉血检查,而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则会在指尖采血检测。指尖采血测血糖快速简便,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有一部血糖仪随时可以自测血糖。西医并不认为检测血糖本身具有治疗作用或副作用的问题,最多也就是刺破手指的时候患者有轻微疼痛,挤出一两滴血用于检测,对患者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但对于中医来说,在指尖采血的意义远远不止得到短暂的疼痛、流一两滴血这么简单。指尖采血与经络的畅通及气血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一一解读隐藏于指尖的秘密。
首先,十二经络在四肢末端交会,此处有相当重要的穴位。人体有十二条经络,包括六条阳经和六条阴经,阳经和阴经会在手指和脚趾进行交接,手指正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交接之处。而在经络穴位中,最重要的就是五输穴系统,分别是井荥输经合穴,其中的井穴就位于手指尖和指甲边,同时它们也是阳经的起点和阴经的终点。手指末端作为交接之处,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只要经络在此处有瘀塞,阴阳经之间就不能顺利进行交接,经气运行就会有阻滞。同时针灸有一个治疗原则是:病在脏者取之井。中医把疾病分为病在皮毛、病在络脉、病在经脉、病在腑和病在脏病这五大类,其中病在脏最严重,这时就要从井穴进行治疗。
其次,十指指尖中点有一组经外奇穴(不属于十二经络的穴位,中指指尖的中冲穴除外),叫做十宣穴。十宣穴具有清热开窍醒神的功效。中医有一种很有效的急救法叫做十宣刺络放血,经常运用于中风、中暑、高热昏迷的抢救。十宣刺络放血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用针刺破十指指尖并挤压出血,甚至有时简化为只在中指指尖的中冲穴放血,它的具体操作和意义我在《中医教你用一支针急救中风 有助患者加快苏醒和康复》(按此阅读)一文中有详细讲解。实际上指尖采血测血糖的方法基本与十宣放血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测血糖每次只扎一个手指尖,而十宣放血通常需要十个手指尖全扎。虽说在一个指尖放血与在十个指尖放血所产生的效能有十倍之差,但如果患者频繁地扎手指尖测血糖,日积月累,必然会有累积的效应。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都会明白,在指尖采血测血糖,它最终的效应绝不仅仅是得到一组血糖数值。在中医看来,测指尖血糖可以说有利有弊,到底是利是弊取决于检测的频率和患者的体质。
对于素体热盛或者经络瘀滞的患者来说,定期地在指尖采血测血糖,就相当于在十宣刺络放血,可以清泄热邪、疏通经络,无形之中附加了治病的效益。甚至假如医师能告诉你哪条经络热盛或者瘀滞,那就可以有意地在该条经络的井穴采血,比如心包经热出现心烦失眠的患者可以有意识地在中指尖的中冲穴采血测血糖,小肠经热表现为口疮尿赤的患者则可在小指指甲旁的少泽穴采血检测。这样做可谓检测与治病一举两得,甚至可以减少中风的风险。

但对于气血不足、体质虚弱的患者来说,频繁在指尖采血无异于雪上加霜,即使出血量很少也会进一步加重气血虚衰。我曾治疗过一个严重慢性荨麻疹的小朋友,当时小朋友身体相当瘦弱,我判断他发生的一个主因是气血虚弱。经过询问得知,小朋友患有先天性低血糖,由于他曾经数次发生过严重低血糖反应,因此医生要求小朋友每天测三次血糖以防出现低血糖昏迷等严重不良反应,而正是长期每天在指尖采血导致小朋友气血相当虚弱。因此我在帮他调理气血治疗荨麻疹的同时,也请家长和医生沟通尽量减少测血糖的次数,因为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改善小朋友的体质。经家长和医生沟通之后,医生同意小朋友的血糖相对比较稳定可以减少测血糖的次数。后来这个小朋友通过中药调理以及减少测血糖次数,身体就逐渐强壮荨麻疹也不再发作。除了这个先天性低血糖小朋友特殊个案外,临床中我也时不时看到有一些糖尿病患者频繁地测血糖而令自己的体质越来越虚弱。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向医师了解自己的体质,从而有的放矢检测指尖血糖。对于体质强壮、面多油脂、口干口臭、便秘尿黄这一些实热型的患者可以每隔一两周测一次指尖血糖。而对于体质瘦弱、气短疲乏、四肢冰冷这一类虚实型的患者,如非必要则应该尽量少测血糖,如有需要检测血糖则应尽量避开指尖而以指腹或指腹两侧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