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特工队7|汤告鲁斯60岁亲身上阵跳崖飞车 MI7满满90's「成龙」情怀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想「唔认老」,但一般平民百姓只可以得把口,汤告鲁斯却选择不断挑战自我,投身极限运动,例如跳降伞时不断在上空打白鸽转再以时速80km/h降落,又或从连人带电单车俯冲悬崖……大家在观看《职业特工队:死亡清算上集》(下称《MI7》)时,几乎忘记他已经是一位年过60的花甲老人。

主角做足27年 观众不觉腻
《职业特工队》第一集已经是1996年,当今世上有哪位影星可以凭一个电影系列做主角做足27年而观众不觉腻?而且不是行行企企谈情说爱的民戏,而是要上天下海开枪射击埋身肉搏,场面要爆炸有爆炸要多危险有见危险。需知观众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当我们看过汤告鲁斯在《鬼影约章》亲身攀爬全球最高摩天大楼哈利法塔;到《叛逆帝国》独力攀附于正在起飞的A400军用机;再到《叛逆之谜》由25,000呎高空跳下直至离地才打开降落伞之后,你下一次便要会要求他做一些比过往更癫狂更危险的事,观众才会点头默许、才会觉得过瘾。

每日悬崖试跳30次
结果我们在《MI7》看到汤告鲁斯从海拔1,200米的悬崖峭壁跃下4,000呎峡谷,全程亲身上阵。为了保证这个高难度动作能够顺利完成,汤告鲁斯接受了为期15个月的训练,包括学习定点跳伞技巧、高级跳伞训练以及掌握大量自由落体的稳定性技巧。拍摄团队在英国一个石矿场制作了模拟跑道,让他练习电单车跳崖,他在每日试跳30次的情况下,掌握在不能偏离跑道的同时又要掌握在空中及时离开电单车的技巧,结果他一共进行了500次定点跳伞及13,000次高空电单车跳崖。基本上,如今的汤告鲁斯已成为一位专门研究极限运动的特技人。

「痴线佬」几千呎高空宣传
《MI7》还未上映前,汤告鲁斯曾经有一条宣传片是他在几千呎高空上坐上一架开放式座位的小型飞机,他独自「站立」在座位上,在仿佛没有甚么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跟大家宣布第一波宣传TRAILER出炉,叫大家密切期待……那个状态的汤告鲁斯肾上腺狂飙、带著半点疯狂,仿佛能将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甚至乎令人觉得:相比电影拍摄,他更热忱于极限运动,而电影就像要记录这位「痴线佬」进行的亡命表演一样,让大家一同见证他的癫狂。

那个差点瘫痪的成龙
正因为他这份不断向高难度动作场面挑战的执著,令我在观赏《MI7》时有一种回到90年代观赏港产动作电影的氛围。90年代香港动作电影,是成龙、洪金宝、元彪的七小福称霸影坛的年代,当中尤其想起了成龙主演的电影,从《龙兄虎弟》跳树(最后撞爆头)、《A计划》时从钟楼跳下(导致颈骨重伤)、《警察故事》时从二楼跳下(据说差点瘫痪),还有很多经典场口像悬吊在直升机上飞行、在巴士急煞时弹出车外、在商场布满灯泡的柱子滑下、在竹棚倒塌时呆站中央最后安然无恙……每次看成龙最好看的除了电影本身还有电影播完后的幕后花絮,让我们看到了成龙亲身上阵结果弄得焦头烂额,那是只存在于90年代香港的特色,某程度也代表著香港拼博打不死的文化精神。

90年代观众拍手叫好
看到汤告鲁斯《MI7》高难度动作场面都由他亲自出马,让人回想起昔日香港动作电影的辉煌,分别只是以往成龙电影在做高难度动作时会以多镜头多角度连环重播几次,而《MI7》为了呈现真实感而只播一次。还有就是90年代香港观众看到这些亡命演出会在戏院内欢呼拍掌,现在的观众都比较收歛也比较温文有礼,如果我看到后兴奋得站起来拍掌叫好,大概被认为痴线佬的会是我而不是汤告鲁斯,最后被保安赶出场。

后记:我们需要更多痴线佬
《MI7》这种硬桥硬马真功夫、危险动作亲身上阵的电影,在今时今日甚么都CG绿幕布景的电脑特技下几近绝迹,就连成龙如今拍摄最新电影《龙马精神》,虽然标榜为记录龙虎武师的血汗功劳,但从Trailer中看到成龙很多动作镜头都疑似使用替身的痕迹。名成利就更爱惜自己本是常理,仿佛也体现90年代受拼搏的香港文化精神不再,也因此更显得汤告鲁斯年过60依然亲身上阵有多弥足珍贵。

「痴线佬」的潜台词,其实就是一位演员又或是电影制作人愿意为作品付出多少。能够作出哪种程度的牺牲、如何不顾一切地豁出去,正正反映出一位电影人对其作品有多少热爱。不管是香港还是荷里活,我们都需要更多痴线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