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妈妈的食谱|学做家乡茶粿 烟韧软糯|即将失传的味道
茶粿是儿时小食,也是妈妈的至爱之一。小时候妈妈经常会做,人越大要吃到妈妈手作茶粿的机会越来越少,不过因为知道妈妈爱吃,所以每次见到有店舖摆卖,都会买回家给妈妈品尝。
最近忽然想,要是我们这一辈不学懂做,妈妈的味道就要失传了!好,趁着长期假有空闲时间,就跟她学做茶粿吧!

材料:蕉叶(用粽叶亦可),剪成圆形、糯米粉 600克、开边绿豆600克、花生碎(花生炒香压碎)半碗、干葱头 5-6个
调味:五香粉、糖、盐、楜椒粉
妈妈并无很有条理的完整食谱,需要靠试味调整,她说以前每家每户都有自家的味道,还会多做一点送给邻居,或许这就是人情味了。

做法:开边绿豆冲洗后蒸软,再用匙羮压成蓉。

干葱头打碎。

绿豆容加入干葱头、花生碎用细火慢炒,加入五香粉、糖、盐、楜椒粉,试味调整出喜爱的味道。

慢慢将温水加入糯米粉搓成不黐手的粉团。

取一小份粉团,搓圆,压平,放入馅料包好。

包好的茶粿放在叶片上。

在茶粿表面洒一点水,并用牙签插两个小孔排气防止破皮。

隔水蒸15-20分钟即成。

[小贴士]
600克糯米粉最好分两次搓,因为包裹需时,一次搓太多粉会变干。
糯米粉与绿豆的比例为1:1,市面上的糯米粉通常是600克一包,大约做到22-25个茶粿。
蒸热即食味道和口感是最好的,放得太久皮会变硬,吃时最好再蒸热。
新手可做size细一点,包裹时会较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