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寿司源自东南亚?曾经系战乱走难嘅食品?
上回讲咗刺身嘅故事,今次不如加多嚿饭,讲寿司啦。寿司系日本代表性食物,食寿司,系人都知要去日本餐厅啦。殊不知,寿司同刺身一样,原来唔系起源于日本,咁究竟今次系咪又关中国事?定系同其他国家有关。

呢个饭和鱼嘅组合,竟然唔系源自日本,真系好难接受。
源自东南亚?
讲到寿司嘅起源,至今众说纷纭,只知道,肯定唔关日本事。有人认为,古代东南亚地区,早已有一种被称为 Narezushi 嘅发酵食品,系居住喺山区嘅人,为咗长期保存鱼获,将鱼加盐再用米饭包住发酵,咁就可以放好耐都仲食得。不过,喺差不多时间,中国其实都有人做紧类似嘅嘢。相传春秋时期嘅越国,有一种用块熟面皮,包住糯米、熟虾仁、蛋黄、花生、蔬菜等做成嘅圆柱形饭团,叫做糍饭棒,制作方式,同今日日本嘅握寿司相像,只系材料同形状唔同,因此被认为系寿司嘅始祖。

最早嘅寿司系用饭包住鱼,目的系保存鱼获可以慢慢食。
中国传日本?
到咗后汉时代,中国开始流传一种叫做「鲊」嘅食物。《说文·鱼部》入面就有记载:「鲊,藏鱼也。」,即系用盐、醋、米及蒸熟或炸脆嘅鱼条,同饭团搓埋一齐,变成一个橄榄形饭波。可以加热食,亦可以冷食,十分方便。方便到一个点,就系宋朝年间,战乱频仍,好多走难嘅人,都会整定呢种饭波作为充饥食品,品种更加唔限于鱼,连菜蔬、肉类都可以用嚟入馔,捏制成饭波,走到边就食到边。唐朝诗人段成式写嘅《酉阳杂俎》入面就咁话:「安禄山恩宠莫比,其赐膳品,月有野猪鲊。」,说明原来野猪都可以用嚟做成鲊,寿司原来唔系净系食鱼㗎!

全靠日本人,将寿司变成今日精致嘅饮食文化。
匠人の精神
至于日本,要到公元700年,即奈良时代至开始从中国传入了鲊,日本读音为すし(sushi),即系以盐腌制嘅咸鱼,后来改为用米饭腌制嘅鱼,腌好之后,会一并将鱼同饭一啖食,呢个就系现今寿司嘅前身。寿司喺日本,逐渐普及成为日常食品,渔夫会用醋腌过嘅饭搓成饭团,上面放上海产或肉类,压成细细一块,整齐排喺小木箱入面,方便旅途上慢慢叹。镰仓幕府时代,寿司更加广泛流传,成为日本一种普遍嘅饮食文化。当时嘅寿司,以地域及制作方式,分成两大派别:江户派,就系握寿司作代表。关西派,主打系箱寿司。前者全靠寿司师傅手工握捏而成,即系我哋今日喺东京经常见到嘅手握寿司。后者用个木箱将鱼和米饭挤压成寿司,就是今天流行于大阪一带嘅箱押寿司。无论边个门派,日本人𠮶种精益求精嘅匠人精神,都可以充份喺寿司上体现,呢种精神,唔关边个发明、边度源起嘅事了,所谓达者为先,好食先至系 Win 呀!

靓靓三文鱼做寿司,系香港人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