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周休行山|「粉岭二绿」秘景行程 流水响落羽松新绿+皇后山绿色印度庙探秘
接连两星期都有Long weekend,不想跟复市人潮在闹市商场人踩人,当然要找个隐世郊游地点去探秘,今次北上粉岭寻找两处绿色「粉岭二绿」秘境:先访流水响的落羽松新绿,再探皇后山的奇特绿色印度庙,行程一点也不艰辛,微雨阴天也可以起行。

秋冬金黄色落羽松绝景 初夏换新绿
近年人气突然急升、位于流水响水塘的落羽松秋季红叶景色,距离上次出现已过了4-5个月,其实除了在12-2月的红叶季节值得去欣赏之外,趁4-5月落叶后重新长出新绿色叶芽的时期,也别有一番翠绿景致!
流水响水塘位于八仙岭郊野公园内,最直接前往方法是由粉岭港铁站转乘小巴前往,车程只要20分钟,在郊野公园入口回旋处下车,沿著行车路步行约10分钟便可到达,路途超级轻易。
抵达水塘,即可看到隔著平静湖面彼岸的落羽松,5月初前往时已经完全长出了新叶,鲜嫩翠绿色的树群在绿林之中格外鲜明,即使非红叶季节都别树一帜。为什么这样的红叶/新绿秘景近年才会被人疯传呢?带著这疑问,我沿著郊游径走到落羽松所在的林木廊道下,细看旁边竖立的简介,才知道原来这个在水塘边平地之上,两行40棵整齐地排列的落羽松林道,是10年前才重新规划种植出来的,以前这片地只是群草乱长的平地,十年树木,树苗终于茁壮成长,才成了现在秋季的红叶秘景。新绿当前,走在树林道之下,静观如镜的湖面,大大力深呼吸一口清新空气,好舒服啊!
▲回旋处下车后,往右边走就是流水响水塘。
▲沿著暗斜上坡走约5-10分钟即可到达。
▲流水响水塘不大,但周围完全看不见城市踪影。
▲水塘边的石级要小心走,以免掉下水里。
▲落羽松两排树苗整齐地茁壮成长。
▲万绿丛中一抹绿,落羽松长出新叶,份外翠明。
皇后山打卡新贵 绿色奇特建筑印度庙
接著要去的秘点,是位于皇后山前英军营舍内三级历史建筑印度庙,也是近年热门的新打卡地点。
由流水响前往皇后山,不用攀山涉水,只要走回头路至刚才下车的郊野公园入口,再走下山沿布格仔路,向新落成的皇后山邨、山丽苑方向前进,走到屋邨范围前的公厕,就到达探秘的入口处,大约15-20分钟路程而己。
▲由流水响水塘走至布格仔路,跟著巴士指示牌就啱路。
印度庙虽被列为历史建筑,但并非正式开放参观的景点,要在公厕后方钻入铁丝网范围,然后爬山才能到达,山路不平切记小心,记得只要进入围栏后一直靠著铁丝网往上走,登上小山2分钟就可以见到,不然或会在林中找不到路。
▲在公厕后方的围栏有入口可以进入前军营范围。
▲贴住居屋范围铁丝网往山上走,2分钟即见印度庙。
这座暗绿色、有6个三角尖顶的莲花形印度庙,建于60年代,是由当时驻守皇后山的尼泊尔籍啹喀兵所兴建,供奉印度教湿婆(破坏之神),此建筑风格在香港绝无仅有,1996年英军离开后一直荒废,直至近年政府发展皇后山,新居屋山丽苑正在印度庙旁边,才成为话题景点。
▲印度庙由6个三角椎体组合而成,各有一户门和窗,外墙油漆已剥落,树根丛生。
▲庙内有一简单神坛,由窗户透进光线,别有一番神秘感。
印度庙虽已荒废,屋顶长满青苔和树根,内里油漆也剥落,但仍可见有人前来参拜的痕迹。走进内里窥看,其几何形状天花,及从墙上窗口透进阳光照射神坛,如此有趣、有故事又有历史的建筑难得又罕有,实在不应落得如此下场。有说因为旁边新建屋苑范围内设了楼梯可以方便前来,将来会改建保育成屋苑的公共空间,但作为一座被评级为历史建筑的寺庙,更应开放予大众参观。或者现在趁尚未改动,而且围栏未被围封,要趁早来探秘一番。
▲印度庙正被新落成的居屋包围。
▲庙外设有一座香炉,仍有信众前来点香。
▲庙的外墙已长满青苔。
::周休行粉岭流水响→皇后山:::
难度:1.5/5|需时:2小时|起点:由粉岭港铁站乘52B小巴于流水响水塘入口回旋处下车|回程:皇后山邨乘78A巴士回粉岭港铁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