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雄威 - 大板牙 | 乳齿童时
「大板牙」即是上颚的两只正门牙,尤其是长得特别突出而大只的前牙。大板牙在不同文化中会受到不同的审美角度,反映出不同种族及文化对美、健康和社会认同有着不同的眼光。
我读大学时有整整一年时间是读牙齿的形状及结构,很仔细地研究每一只牙的表面凹凸长短,亦要用蜡和石膏徒手雕刻出一只门牙及一只大牙,但比较少读牙与牙之间的关系和排列。毕业后发觉原来一般人不太紧张牙齿形状,但介意它们的排列和颜色。
牙几大只才算大呢,你可能觉得这是很主观的判断,但对牙科医生来说,这可以很客观,因为很多研究提出人类最完美的牙齿排列和大小比例,是有参考值数的。
看起来美丽的牙齿不单只是大小不一,而且高低也不同。牙齿美学专家们认为美丽的牙齿有尺寸的黄金比例,上排门牙的长阔比例介乎3比2到5比4,侧门牙比正门牙窄3分1至4分1,正侧门牙切面高低相差0.5毫米。这即是说,正门牙比侧门牙大只,但彼此在观感上的差别,可以是正门牙太大,亦可以是侧门牙太小。
牙科医生及牙科技师会以这个黄金比例去制作假牙,包括牙托、牙套、瓷贴片及以补牙物料修复牙齿,一般人都会觉得以这个黄金比例制作的牙齿美观和看起来「真的一样」!
「大板牙」这名词是广东话里的俗称,是一个由地域性语文衍生的形容词,或带有一点点偏离广东人审美标准的批评,但亦可以是对小朋友门牙卡通化的得意形容。每个人牙齿的大小及形状是天生的,因为对美学的改变,现代人很多已经将我们的牙齿彻底「整容」,换上他们或社会认为美丽的外形!
潘雄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