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us - 不幸中的大幸 | 表奇立异
我生长在一个相对没有经济压力的家庭,中学时期有幸前往英国留学,而在大学阶段则在美国进修,这一切都是神的恩典。从小到大,我一直以父母脚踏实地的态度为榜样,他们不买不必要的东西,也不贪慕虚荣。因此,即使我爱上了手表,我也清楚自己的收藏动机并非为了炫耀,而是因为欣赏每一只手表背后的故事和工艺。
自从大学毕业并踏入社会后,我再也没有用父母的钱,完全依靠自己的收入。因此,每一只手表都可以说是我辛苦工作赚来的。随着对手表的热爱,我对上流社会的了解也大大增长,才意识到香港人真的非常富有。
对于我这一代(00后)来说,这种富有或许源于父母在香港经济最辉煌时期的经历。我所认识的许多同龄朋友,生活无忧,父母的财富更是惊人。在手表的层面,他们年纪轻轻就拥有几只劳力士、爱彼,甚至百达翡丽,实在令人羡慕。然而,他们往往对手表的了解仅限于品牌,对于手表的真正价值却不太清楚,或许因为这些手表本身并不属于他们,不是他们拣选的。
相比之下,我的境况却显得有些不幸。家人对奢侈品毫无兴趣,甚至在我刚刚爱上手表时是极度反对的。幸好,他们渐渐认可我对手表的热情,才开始放心让我追随自己的兴趣。有时,我会想,如果我的父亲是一位手表收藏家,我还会对手表有如此深厚的热爱吗?
在我这两年来的收藏旅程,我发现最有趣的部分在于「选择」。在有限的资金内找到心仪的手表,驱使我深入了解每一只手表和每一个品牌,因为我希望做出明智的选择,不想买错表。虽然我不如身边的一些富二代那么幸运,但我非常开心能够用自己的努力为每一只手表付出。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对手表的热爱。原来,我是不幸中的大幸。
Titus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