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亮志」点燃共融梦 | 安业兴邦
香港作为中西交融国际都会,向来是区内种族最多元的城市之一。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本港约有62万非华裔人士,撇除外籍家庭佣工,也有约30万,占全港人口4.1%。其中年轻一代——在港就读的非华裔学生(包括幼稚园及中小学),按立法会文件资料,每年大约有3万多人。
这群非华裔青少年是香港大家庭一分子,部分人更是移民家庭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可说是土生土长扎根香港,可惜事实是仍有不少学生因为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在生活和学习上遇上挑战,甚至成为个人发展的障碍。有见及此,保安局自2022年底推出「亮志计划」(Project Lighthouse),透过组织各类青年发展活动,帮助非华语年轻人发展潜能、扩阔视野、建立自信,以及提升对使用中文的兴趣及能力,以此更好装备自己,为香港的安定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助非华裔年轻族群发展潜能
育人工程从来需要深耕细作,润物无声。我们可以见到,「亮志计划」两年多来默默推展,例如组织非华语青少年走访内地,参观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延安革命纪念馆、北京国家级航天科研机构等,让学生在领略中华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亦认识中国最新发展,厚植家国情怀。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更亲自带领非华语学童参观大坑火龙文化馆,和他们一起包粽子,讲解中国传统文化。
这些活动都是一页页生动深刻的公民教育课,不仅加深非华裔新一代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也让他们在香港这片多元土壤中找到归属感,感觉自己是「真正的香港人」。
事实上,这种文化交融的意义,远超个人层面。本港正面临人口老化挑战,去年本港总和生育率为0.841(即每千名女性产下841名婴儿),虽然比2022年历史最低点的0.701有所回升,但仍远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非华裔年轻族群若能成功融入,无疑是香港社会新力军之一,「亮志计划」提升了他们的个人竞争力,等于为香港整体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尤其近年国际局势风谲云诡,香港越来越重视开拓东盟及中东市场,非华裔学生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语言及社会状况,将来在香港开拓「一带一路」市场进程中,或可发挥关键作用。从这角度,帮助非华裔学生发展潜能,发挥所长,某程度亦是为香港开拓未来铺路,意义非浅。
燃亮少年志,共融耀前程。希望这盏由「亮志计划」点燃的明灯,可以继续照亮这座城市的多元共融之路,更加深愿每个年轻人的梦想,在香港都有立足之地。
曾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