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纪豪 - 第二次呼吸 | 无名指

  内地高考开考,我关注的作文卷今年又有好题,北京卷让同学以「第二次呼吸」为题材,写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第二次呼吸(second wind)是体育术语,通常用于长跑等耐力运动。当持续跑步一段时间后,氧气供应跟不上身体所需,乳酸积聚导致肌肉酸痛乏力,血糖降低而晕眩,便出现所谓「撞墙」(hitting the wall)现象,但再持续跑下去,身体又会逐渐适应,并产生第二次呼吸,重新得到活力。

  题目期望考生以此术语放诸生活来论述,是很有启发性的题目。英语中I get second wind早已成为俚语,指恢复力量或再次崛起,也适用于非运动场景;而「撞墙」也不再只形容运动衰竭,I hit a wall可用于任何身心俱疲而无法继续的情景。中文语境里没有这种表达方式,但要套用于生活似乎也不难,理顺逻辑就好。

  长跑路上撞墙,你知道不久后便会迎来第二次呼吸,但现实生活中一旦撞墙,也不知盲目追求会否找到出路。要搞清楚状况,得先抓到重点。撞墙时由于身体出现各种不适,运动者很容易想「放弃」,要突破便自然想到反义词「坚持」,但其实要跨越这堵墙,真正的关键词是「调整」和「平衡」。

  在撞墙与第二次呼吸之间,有10分钟缓冲期,让脂肪酸代替肝糖输送能量,期间运动者可通过调整强度,加深呼吸,让身体找到平衡点,重新适应状态,在逐渐恢复强度下再获得动力。

  DSE下月放榜,如果同学在文凭试「撞墙」,请别气馁,通过调整和平衡(而不是盲目坚持),可以得到第二次呼吸赋予的力量。Never give up只是口号,调整与平衡才是智慧。

资深唱片人兼乐迷
谭纪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