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门 - 香港「花见」 | 慢活时代
每年到了这个暮春时节,在香港四处可见色彩斑斓的各种繁花,有野生的、有政府栽种的,在大路旁、在山野、在公园,令人目不暇给之余亦心旷神怡。经过多年来社会各界的敦促,政府近10多年来比以前更积极栽种开花植物,并引入新品种,现在应是收成期的开始。
「花见」在日语是赏花的意思,以前我们要赏花不是到日本便是到欧洲或内地,现在留港也可以进行「花见」了。现在有关赏花热点的讯息很多,上网搜寻一下便知道要看黄花风铃可以去东涌、看羊蹄甲到将军澳单车公园、看樱花到天水围公园等,规模或许不及别处震撼,但胜在近在咫尺。栽种开花植物需要耐性,年龄越大花才会越茂盛,所以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我认为在培植本地原生的花草方面,还是有不足的地方。例如杜鹃花、羊蹄甲和簕杜鹃很适合香港的气候,所以在香港的郊野十分常见,例如每年2、3月间,新界西部荃湾和屯门一带的山上可以见到开得灿烂的粉红色及白色的羊蹄甲。这几种花的特点是开花时只见花不见叶,可赏性很高,应该在各区各处广为种植。
顺带一提,今年康文署的花卉展览辧得不错,尤其是各个行政区的展位都设计得很有心思,水平明显比往年高,而且各种花木都注有名称,让市民长了知识。
前资深公务员,现任时事评论员、音乐人
杨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