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错体钞票和造假手法 | 猛料阿Sir讲古

  许冠杰和张国荣名曲「沉默是金」中有一句「是错永不对、真永是真」,说明对与错、真与假是非常明确的,但在收藏世界里,错与真很多是混淆不清,其趣味和好奇只有好此道者才乐在其中!

  错体钞票,真的是错有错着,很多追求完美的人就是欣赏当中的不完美,不完美的错才是最完美!错体钞票是指钞票在官方发行前或后发现瑕疵和缺憾等有形或无形毛病,因钞票是代表国家或地方,其出错真的是可大可小,大的可能是政治或历史等概念上出错,次的是在印刷或品质控制时的错误。

  常见的主要是在印刷时出错,这包括使用的机器、制版、纸张、油墨、防伪特征和出厂前品质控制,在这复杂和层层监察下仍有机会「走漏眼」,流入寻常百姓家,绝非一件易事。所以是好此道者梦寐以求之物,在收藏方面,大家追求的是罕有、稀奇古怪和特色的,最好还是「独一无二、人无我有、人有我劲!」。

  话说回头,因印制钞票的复杂性和所经的不同工序,出错是在所难免。在使用油墨方面,亦分为肉眼可见、萤光下肉眼可见和只有在特别光谱下机器才可分辨等;印刷时使用特别纸张和技术使其有凹凸之手感;大版印刷后切割和分割后打上「发行数目控制号码(冧巴)」等。

  错体钞票没有统一定义,主要有在印刷时颜色油墨分布不均、漏墨、缺墨、错位、移位、漏印和重印银行大班签名或部分图案等;纸张方面有天然的毛病,裂纹、污渍、破损和折叠等;水印在加入纸张过程中有错位、倒转、漏放和破损等;防伪特征和金属线脱落移位等毛病;切割时拉扯移位或切刀崩烂离位使纸张增生多一小块;打冧巴时冠号或数目字跳位、移位、漏打、弱打和重叠打上等;亦有机会在打冧巴时忘记更新数字机便出现整版或多张相同号码钞票;也有机会因机器接触不良而冧巴打不到钞票上,变成没有冧巴的钞票。

  因这类钞票罕有、有些更独一无二和能卖到好价钱,所以便出现「人造和臆造错体钞票」,手法层出不穷,用真钞票「做手脚」的包括用不同化学剂浸洗、漂白、强光下曝晒、埋于泥土中、摩擦和加上不同颜色等;修改年份、冠号或冧巴,用微细精密仪器和工具挑起修改部分及补上所需的,例如年份和冧巴等。更甚的包括,盗取「未能通过检验的报废钞票」;印钞厂内监守自盗,故意制造错体钞票;和索性仿造错体钞票。但以上做法可能触犯,包括「行使假钞票」、「摧毁或损坏财产」、「盗窃」和「欺骗」等严重罪行。

  验证真假错体钞亦非常困难,有一些发钞机构为了避免尴尬,不承认该钞票是他们所发行或不愿提供任何资料/意见等;而有一些因年代久远而发行机构已不存在;亦有一些曾被评级,但当时的评级公司可能已转手或不愿评论当年的意见,或因当年的知识与今天已不同,不想「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更甚是牢牢密封在塑胶袋内根本无法再作进一步检验!

香港史警政史
邮票钱币园艺研究者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