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榕榕(Ruby) - 饥饿营销切身体验 | 榕榕细语

  新年快乐,祝大家身体健康!这段时间接连有很多大节日,由圣诞、除夕、西历1月1日新年、农历新年到即将来临的情人节,大家少不免会趁机向重视的人表达心意,或者好好善待一下自己,那么礼物当然是不可或缺,包括较昂贵的奢侈品。观乎现在市场趋势,奢侈品界别都惯用「饥饿式」营销手法,吸引客人争相购买。

  「饥饿营销」是要在市场上营造一种产品或服务的稀有性,借此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获得较高盈利。简单来说就是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或者要花长时间等待才能入手,甚至需要配货。总之就是用尽办法,令消费者对产品的渴求达到饥饿状态。正因为这种营销手法,衍生出我们常看到的抢购潮和「炒价」。

  为人熟悉的H品牌手袋正是饥饿营销手法的佼佼者,近年越来越多包括时装、腕表等品牌都加入这个行列。有些知名珠宝品牌爱与当红名人明星合作,邀请他们佩戴品牌的珠宝首饰,增加曝光率和知名度,或者拍一些非常有记忆点的广告,然后借演算法不停推广给潜在消费群,感觉就像洗脑一样。但当你真的对产品或服务感兴趣想要购买时,售货员却会向你说缺货。

  最近与家人同游日本共度新岁,便遇上饥饿营销的切身体验。妈妈这阵子爱上某个火热的珠宝品牌,希望趁日圆汇价低购买一条手链,其实她曾多次拜托我在外游时帮忙购买,奈何每次售货员总说缺货。虽然因应日圆汇价持续低位,许多品牌在日本售价也作出了调整,没以前那么抢手,但对比香港仍相当于九折程度,结果妈妈今次终于得偿所愿顺利入手。

  尽管买到了,但也体验到品牌仍一定程度采用饥饿营销手法。首先如要到访门市,原则上得先在网上预约,然而预约轮候时间长达一个多月,由于赶不及预约,惟有到埗后尝试Walk-in,也许因当天临近门市关门时间,访客没有很多,结果都能进店参观,亦幸运地能购入目标手链,售货员还告诉我们这是最后一条!但就在付款的时候,旁边另一位客人竟也拿着同款手链,这正正说明了并非只此一条。

  正因如此,妈妈就更想知道其他分店的供应情况,于是乎第二天再到别的分店看看。当然品牌秉承一贯规矩,Walk-in在登记后需要待上2-3小时才能进内参观,进店后,我们发现同款同色手链都是有货的,甚至还有其他颜色任君选择,说明了只要有耐性去探店,要买到心仪款式并不难。

  品牌采用饥饿营销策略无可厚非,站在营销角度,当然消费者对产品有越大渴求越是有利。但站于消费者的角度,面对着饥饿营销手法,我们也得保持理性,就算非常喜爱一个品牌,有时候也得停一停、想一想。当店员告诉你只剩下不是你最想要的颜色或款式,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话,不妨抽身而退,再耐心等一下,避免以昂贵价钱买来一件其实不是太喜欢的东西。

冯榕榕(Ruby)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