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恩 - 杜甫一定要瘦 | 好好过日子

  在成都去杜甫草堂走走。星期天,游人很多,门前的「草堂路」上车龙排得很长。那一带是很好的住宅区,草木葱郁,有湖,湖上白鹭低徊,荷花盛放,若不是天气闷热,光在外面走走已十分惬意。

  杜甫草堂地方宽广,草木森森。我最喜欢进门过道两旁的腊梅树,到了冬天开花之时,满枝金黄,花香浮动,最是怡人。那里的竹林也好看,夹道而生,青翠养眼。当然是少不得搭几间茅屋应景的,不然怎对得起杜甫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地方不过是后人猜测杜甫的住处所在而起的,也就是说估计杜甫以前的茅屋在此。只是杜甫也千万估计不到有如此广大的一个花园算在自己帐上,弄得今日不知就里的游客还以为他是个大富豪。

  杜甫草堂里有几座杜甫雕像,同行的朋友看了便说杜甫真瘦。我说这就是形象包装。杜甫的形象是忧国忧民的,这样的诗人必须要令人觉得应该清瘦得皮包骨头才像样,若是个肚满肠肥的胖子,便不成体统了。这就跟屈原一样,画出来的样子都是皮包骨头站在江边,一脸抑郁,如此才可以跳下江去,一沉到底,要是略胖一点,便怕他浮上来。

  所以杜甫必须是要瘦得皮包骨的,一张脸上不可多四両肉的。不像会吃猪肉的苏东坡,被人画出来、塑出来,都是胖一点的。这也是自己作品为自己塑造的形象,虽然杜甫和苏东坡晚年都大吃苦头,但杜甫是一苦到底,东坡则总是苦中作乐。所以杜甫留下了一张苦瓜脸,苏东坡的脸上,气色笑容都不缺。

李纯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