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主动出击清除消防隐患 | 安业兴邦
佐敦华丰大厦三级火造成5死40伤,不仅为本港商住两用旧厦的火警危机拉响警号,更揭示了这种都市计时炸弹的夸张一面。
14层的旧唐楼,共藏有35间宾馆、100间㓥房,更由于业权过度分散、有宾馆老板不愿出钱等原因,大维修一拖再拖,灭火筒过期、灭火喉破损和防烟门无法关冚也无人理。说直白一点,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出事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本港旧区里像这种埋藏巨大消防隐患的大厦为数不少,当局宜迅速行动,亡羊补牢,防止灾祸重演。
本文执笔之时,特首李家超已表明会加强执法,亦会研究提高罚则,以及今年内向立法会提交修订《消防安全(建筑物)条例》草案,日后对有逼切性的大厦强制执行维修,再向业主追讨费用。
宜先巡查宾馆较多旧厦
以上措施都方向正确,值得支持,稍欠不足的是,都是「未来式」和「被动式」,惟火灾一宗也嫌多,有关部门应该当下就主动出击,找出潜藏危机的楼宇,防患于未然。本港现有13500幢旧式商住大厦,数量庞大,为了以最快时间完成目标,我建议首阶段先集中巡查宾馆数目较多的旧厦。
这类旧厦人流多而品流杂,常见有乱丢烟头、在公共空间堆放杂物或阻塞逃生通道等不负责任的行为,宜应率先处理。每间宾馆注册时都有登记地址,政府要筛选出来应非难事,再派员突击巡查,发现有不符消防标准的即敕令改善。
今次事件揭露的另一个问题,是业主对消防安全指示「拖字诀」情况十分普遍。根据资料,截至去年10月底,消防和屋宇署共发出约35万张「消防安全指示」,惟多达六成仍处于未遵办状态。讽刺的是,起火的华丰大厦正是其中一个典型个案,16年来对屋宇署的指令置若罔闻。
罚则宜加辣 提高震慑力
很明显,目前的罚款或劝喻方式,完全欠缺阻吓力。在「先代维修、后追费用」完成修例前,有消防隐患问题的旧厦可能继续拖得就拖,若然如此,当局只能执正来做,在未确定消防安全达标前,不轻易发牌给宾馆,以逼使相关业主合作。人命面前无妥协空间,一切商业利益都须放在一边。
当然,强加巡查只是治标,治本的方法还是要令业主明白自己的责任,日常确保大厦消防安全达标,政府除了要加强宣传教育,恐怕也要研究「更辣」的罚则,例如钉契,以提高震慑力。
大火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场夺命火中,既交织着悲伤的眼泪,也闪现出人性的光辉,除了一班地盘工友见义勇为救人,被封为无名英雄,政府各部门和地区成员对灾民迅速且适切的支援,同样值得一赞。但愿香港人这份团结互助精神可继续传播开去,亦深愿每位市民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安居乐业。
曾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