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荞因 - 老板发办 | 镛融芯语
中环有很多食肆,但发觉晚上OT后,想找一些简单轻便的晚餐,选择却不多。附近能找到的,不是一些高档餐厅,就是粉、面、饭或较浓味的饱肚晚餐,全都不是我杯茶。
以前偶尔想改口味,会到附近茶餐厅用膳,可惜在时代巨轮吞噬下,很多茶餐厅已退出中环。最近工作繁忙,经常需要OT,又懒得出外觅食,今次我索性走进厨房,与厨师商讨一些off menu的一人份菜式,来一个另类贴地的Omakase,由老板发办,交由厨师亲自操刀。
话说当晚与厨师商讨烹调甚么菜式时,见到其中一位师傅正在处理特级半干湿吊片。自幼我就是烧鱿鱼须的超级粉丝,当时忽发奇想,请厨师做一道烧鱿鱼须给我吃。师傅一边烧、一边慢慢加入适量靓豉油,结果以半干湿吊片烧出儿时在戏院门口吃到的那种超美味的鱿鱼须,当中更能品尝到吊片独特umami的鲜味。另外一提的是,店内的半干湿吊片,由渔民晒至半干湿,肉质保持柔韧,除了味道、口感亦远超坊间的鲜鱿或干吊片,当然在价格上亦有相当大的差距。
第二道老板发办的菜式是香煎牛肉饼。师傅发挥他的创意,以手切新鲜牛肉,加入香茜及靓陈皮及少量食油,将牛肉饼煎出类似铁板烧的效果,外层香脆之余保持肉质的鲜嫩。
由于实在太美味,吃过返寻味,过了两晚再encore揾好嘢食。当晚脑海中第一道浮现出来的画面就是泰式虾饼。师傅采用我们的高级鲜虾胶,混以适量的肥肉,加入柠檬丝增加清新的味道,以慢火煎至两面金黄色,用生菜托底上碟。由于店内没有泰式的甜酸酱,师傅打趣说改用麻油浸淮盐,来一个泰式虾饼fusion韩式酱汁,这道虾饼非常弹牙,同样令我赞不绝口。
另一道令我不时怀念的菜式是儿时在中式西餐厅所吃到的铁板黑椒牛柳,由于没有铁板,我坚持厨师来一个黑椒牛柳「走铁板」,一打开盖,那香味及口感,犹像儿时的味道。师傅还加料放了一个独子蒜伴黑椒牛柳,独子蒜口感像薯蓉,好一个完美的组合。
这两晚我都吃得很开心,一共4道菜肴及小食,简简单单又贴地,今次的老板发办,可说是唯我独享,大满足也。
镛记酒家行政总裁
甘荞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