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健生 - 大胆创新|跨晒界

王家卫导演电视剧《繁花》,拍摄制作经年,去年底在内地播出后,好评如潮,大家对《繁花》画质赞叹不已,这当然要归功担任视觉总监(在此片其实相当于摄影总监),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的鲍德熹大师。

拍摄《繁花》采用的电影摄影机,是我们深圳视觉科技研发的国产Z CAM,能参与这部大制作,与有荣焉。最近鲍德熹接受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专访,分享关于《繁花》的拍摄,现节录部分供大家参考,有兴趣的可上网阅全文。

问:《繁花》有着电影级的影像品质,这样的视觉基调又是如何确立下来的?

答:我和王家卫都没有拍过电视剧,所以我们两个人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把《繁花》拍成一部「电视剧」,更像是拍一部故事讲得更长一点的电影,在视觉基调的设定上我们没有任何的束缚。《繁花》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那是胶片的年代,因此最接近的影像风格就应该是胶片所呈现的质感。王导拍戏通常会拍很多条,这也导致《繁花》没办法支持全程胶片的拍摄,所以我们就需要用数码摄影机拍出胶片风格。在我看来所谓胶片风格就是没有那么聚焦,画面没有那么锐利和清晰,颗粒比较明显等等。

问:这次使用了哪些摄影与移动设备,做了哪些技术测试?

答:因为拍摄场景的现实空间很小,加上我们从来不用广角拍摄,以免镜头畸变影响,所以大部分画面都用70mm以上的镜头。这就决定没办法用大机器来拍摄,不然机器一架位置就更局促。

《繁花》开机前我测试了Z CAM 6K摄影机,它的双原生ISO 2500度非常适合我的需求。因为大部分时间我们要保证光圈在T4.0以上,而且王导经常要升48格,这就对光线的要求更高。 然而在小空间没办法藏太多灯的情况下800度的感光是远远不够的,我测试下来Z CAM 6K在2500度的感光下成像质量比当时的其他机器要好。

如今许多国产电影设备已经有很好的品质……这些新设备研发出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使用它们了。我非常愿意去尝新,甚至可以说有一点反叛,我认为现在的影像创作不能老是用传统的想法来做,有时候要大胆创新。

视觉科技CEO

卢健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