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云吞面情味和韵味|安业兴邦
外国明星到港,无论是韩国女团少女时代成员孝渊还是完美男神池昌旭,都说一定要食云吞面。这也难怪,云吞面贵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地道食品之一,名店老字号林立,不尝过一碗细蓉,怎算真正体验香港情怀?
想起年轻时很多年在外地留学,外国唐人餐厅也有卖云吞面,有虾有猪肉有云吞皮也有面,不知为何吃起来就是没有在香港吃到的鲜味和弹牙质感。
当年的留学生如我,都总会有心痒痒自己试包云吞解乡愁的时候,谁知看似简单、几十元一碗的云吞,其实毫不简单。单单是云吞皮,看师传左抓右折,以为捏作一团就好,谁知个中大有学问,很考功夫及技巧,若手法不够正宗,煮起来云吞皮厚薄不一,实在不太好吃。所以每次放假回港,都会到老店满足口福,吃一碗又一碗,吃到满足才离港。
好吃的云吞,对我来说,不可太贪心,虾猪肉各一半便好,皮薄不会包得太实,散着金鱼尾,连一汤匙刚好把云吞连汤放入口,充满着大地鱼、猪⻣、虾头等材料的鲜味,更有香港情怀的韵味。
当然,云吞再好,配上弹牙的竹升面就再加分,近年香港坚持人手做竹升面的店已经不多,我早前特意探访旺角一间已有半个世纪历史、米芝莲推介的食肆,点了碗云吞面吃,他们自家做竹升面,把面放面,云吞放底,就知他们对自己的面有多骄傲。
弄云吞好,做面也好,都是一门手艺,是智慧和心血的传承。听说该店的老板要退休了,幸好获有心的新老板顶手,希望下次重访时,那碗云吞面的味道依旧不变。
予人「家」的感觉
曾经听人讲过,云吞面之所以深受港人欢迎,因为它很符合港人性格和生活节奏,只要将已包好的云吞烫熟,夹入面条,再倒入汤头,几分钟就完成,快靓正!这说法确实有其道理,但我认为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香港人重情味,而云吞面就总能带给我们「家」的感觉,很香港,就如我们的大排档、点心车或冠南华的闪亮七彩霓虹招牌⋯⋯它们都是港人集体记忆不能割舍的部分。
香港美食天堂的称号真不是白叫的,从一碗小小的云吞面,就可见到旅游产业确实潜力无穷:香港就像那颗通花碗内的白云吞,精小而总是令人回味无穷,而港人就像那团竹升面,满有弹性和韧力!
走笔至此,忍不住馋嘴起来,急不及待落楼下医肚:「老板,唔该一碗细蓉!」
曾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