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香港仔街市翻新锐变|猛料阿Sir讲古
食环署于5月19日为全面翻新的香港仔街市举行开幕典礼,标志着街市现代化计划的一个里程碑,是计划下首个全面翻新项目,目的透过改善工程,提升商贩的营商环境和街市的整体竞争力,又让市民享有更舒适的购物环境。新街市采用现代化设计和布局,按行业种类划分区域、扩大摊档面积、扩阔通道和增加公众空间等,并设有育婴室及母乳喂哺室,以及一个可以举办街市推广等活动的多用途空间。此外,增设新设施包括环保回收便利点、畅通易达设施及用作暂存屠宰后肉类的独立储存室等。同时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加强服务承办商在管理街市方面的角色及负责订定推广和发展街市策略等工作,使街市更畅旺和更切合大众所需。
政府建公共街市的理念在立法会秘书处资讯服务部文件「公众街市的管理」见到,是为市民供应新鲜粮食、熟食和日用品的室内场所,既方便本地居民选购价格较相宜的货品,亦为小型摊档档主提供谋生的机会。香港早年兴建公众街市,目的是迁置在街上摆卖的小贩,而往后公众街市逐渐发展成为普罗大众购买粮食和日用品的主要途径之一。
追溯历史,英国人占领香港一年多后,为巩固和统筹他们日常食物(主要是军需粮食)及确保稳定来源及供应,便仿照老家在中环兴建了「第一政府街市」,第一代的「中环街市」。今天获保育的中环街市,是在同一位置上拆卸重建的第四代,分别于1842年、1858年、1895年和1939年重建成。当时为监管和确保供应他们的食物安全,由总差役(今之警务处)直接管理。1857年1月15日曾发生有名的「裕成办馆毒面包案」,怀疑华人张霈霖落毒在主要是洋人吃的面包内,交华商承包用「以华制华」手段控制主要是华人的商贩,但十多年后,因怀疑食物销售被华人垄断,政府收回对公众街市商贩的管辖权。1883年洁净局成立后才接收了警察管理街市的主要衞生职责。之后的多次瘟疫和市政事务署成立都对街市发展有深远影响。
今天的街市已不再是买菜咁简单!近期见一本由徐颂雯教授撰写的书,名为「香港街市─日常建筑里的城市脉络(1842-1981)」,介绍不同年代的街市建筑及发展等,带大家走入昔日街市时空,值得推荐。
何明新
■食环署于5月19日为全面翻新的香港仔街市举行开幕典礼。
政府建公共街市的理念在立法会秘书处资讯服务部文件「公众街市的管理」见到,是为市民供应新鲜粮食、熟食和日用品的室内场所,既方便本地居民选购价格较相宜的货品,亦为小型摊档档主提供谋生的机会。香港早年兴建公众街市,目的是迁置在街上摆卖的小贩,而往后公众街市逐渐发展成为普罗大众购买粮食和日用品的主要途径之一。
追溯历史,英国人占领香港一年多后,为巩固和统筹他们日常食物(主要是军需粮食)及确保稳定来源及供应,便仿照老家在中环兴建了「第一政府街市」,第一代的「中环街市」。今天获保育的中环街市,是在同一位置上拆卸重建的第四代,分别于1842年、1858年、1895年和1939年重建成。当时为监管和确保供应他们的食物安全,由总差役(今之警务处)直接管理。1857年1月15日曾发生有名的「裕成办馆毒面包案」,怀疑华人张霈霖落毒在主要是洋人吃的面包内,交华商承包用「以华制华」手段控制主要是华人的商贩,但十多年后,因怀疑食物销售被华人垄断,政府收回对公众街市商贩的管辖权。1883年洁净局成立后才接收了警察管理街市的主要衞生职责。之后的多次瘟疫和市政事务署成立都对街市发展有深远影响。
今天的街市已不再是买菜咁简单!近期见一本由徐颂雯教授撰写的书,名为「香港街市─日常建筑里的城市脉络(1842-1981)」,介绍不同年代的街市建筑及发展等,带大家走入昔日街市时空,值得推荐。
何明新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