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 - 旅行的艺术|在岛上读书

疫后复常,身边朋友纷纷出游,长途短程兼有,一时间社交媒体相片墙上,美食美景,言笑晏晏,好不热闹。

尽管舟车劳顿,又或面对水土不服等等尴尬,但除了十足的宅男女,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外出旅行,为甚么?在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的畅销书《旅行的艺术》中,他给出的答案是:旅行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这所谓的「另一种意义」是甚么?

是「思索」。在书中,阿兰德波顿继续抽丝剥茧。在他看来,再没有甚么是比旅行更适合思索的场景。他旁征博引,由梵高的画作引出阿尔的晚霞,从于斯曼的《逆流》寻觅伦敦的潮湿街巷。由此处,到达未知的彼处,亲见当地自然人文风物种种,再反思过往,不免生出新的或更深的感悟。北海道的鱼生鲜美、大理的日出迷人、威尼斯的海风舒畅,这些在异乡的见闻,都是因思索而生的愉悦,足以让我们暂时摆脱重复的、因循的疲累,激发出对于生活、对于美的想望和期许。

普鲁斯特说过:每位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内心的东西。同样的,每位旅人在路上,也只能见到、听到已然存于其心的事物。由是说来,旅程的苦乐固然难忘,更宝贵的恐怕是我们因这些或长或短的旅程,再一次感到内心充盈。

李梦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