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慧 - 哭是很好的|一家三种人

那天我在练琴,久久不顺,女儿见我有点沮丧,握着我的手说:「如果你想,你可以哭,哭是很好的。」我觉得很震撼:她比很多大人更懂得接纳别人情绪。

女儿上过一年幼儿班,当年送她上学,目睹有些孩子每天因为不愿妈妈离开而大哭,持续个多月,老师每天都求家长离开,让孩子接受分离。某天孩子终于不哭,老师大赞她是好孩子。后来间中见到其他孩子哭,老师亦叫他不要哭,他抹干泪水,老师就说:「乖。」

要管理三十个幼儿,老师鼓励孩子别哭很正常,但当时我心里还是隐隐感到不妥。

如今我知道那不止不妥,那是一大错误。情绪健康是快乐的基础,但传统学校不但不让孩子有时间和空间学习处理情绪,更甚的是,要在那种环境生存,孩子得长期压抑情绪,服从指令,才算好学生。

想像一下:假如我小时候每次哭泣或情绪失控,身边大人都真诚接纳,并按我当时需要而作出回应——或陪伴、或聆听、或给予空间,并身体力行地表达他们对我的爱不会变⋯⋯我相信,在这种滋养下成长,我会成为一个更有安全感、更接纳自己、更会处理情绪、更信任人、对世界更有信心的人。

每个孩子的情绪健康都非常重要,影响一生,大人无权因为「课室管理」而牺牲掉一代人的健康。
王思慧
更多文章